1.描写“夕阳下双雁飞过湖面”的美好诗句有哪些美好诗句如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描写基本信息: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 中文名称:描写 外文名称:describe;delineate;depict 读法:miáoxiě 类型:动词 详细解释:借助绘画中的描绘(画出或描画)术语,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应用实例: 1:梅尧臣(宋)《和杨直讲夹竹花图》:"年深粉剥见墨纵,描写工夫始警俗。" 2:尚仲贤(元)《柳毅传书》第四折:"向画阁兰堂描写在流苏帐,说不尽星斗文章,都裁做风流话儿讲。" 3:沈德符(明)《野获编·山人·山人歌》:" 赵伯起 孝廉长 王百谷 八岁,亦痛恶 王 为人,因作《山人歌》骂之,其描写丑态,可谓曲尽。" 4:浩然《艳阳天》第一一一章:" 焦振茂 少不得又把昨晚上的事儿描写一遍。" 5:爷爷满头白发,尽显他的沧桑,额头上的皱纹记录着生活的艰辛。 描写的定义: 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它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方法,是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之一。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描写是具体形象地描绘人物和事物的状貌,它的基本特点是描绘形象;它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用文字绘形绘声绘色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描写的分类: 1:描写角度:正(直接)、侧面(间接)描写 2:人物描写分为: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等 3:景物描写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4:描写景物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5:描写(抒情)方式:正面(直接),侧面(间接) 描写的作用: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历历在目"、"惟妙惟肖"。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 象写得有声、有色、有昧、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2.关于描写大雁的诗句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 -------陆游《幽居》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夜归》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白居易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代高适《别董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 -----------唐代贺朝《从军行》 十月边塞寒,四山江阴积。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唐代崔湜《塞垣行》 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唐代李廓《送振武将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唐代李益《春夜闻笛》 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 -----唐代钱起《宿毕侍御宅》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唐代李颀《古从军行》 3.求写大雁的诗句(4句)古诗词中“燕子”意象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 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 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 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 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 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 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燕子楼三首并序 【唐】白居易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 【唐】岑参 燕子与百劳,一西复一东。 苏溪亭 【唐】戴叔伦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即事 【唐】杜甫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绝句二首 【唐】杜甫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十二月一日三首 【唐】杜甫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 水槛遣心 【唐】杜甫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燕子来舟中作 【唐】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路入剡中作 【唐】方干 掠草并飞怜燕子,停桡独饮学渔翁。 宫词 【唐】韩偓 燕子不来花著雨,春风。 4.描写“夕阳下双雁飞过湖面”的美好诗句有哪些美好诗句如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描写基本信息: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 中文名称:描写 外文名称:describe;delineate;depict 读法:miáoxiě 类型:动词 详细解释:借助绘画中的描绘(画出或描画)术语,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应用实例: 1:梅尧臣(宋)《和杨直讲夹竹花图》:"年深粉剥见墨纵,描写工夫始警俗。 " 2:尚仲贤(元)《柳毅传书》第四折:"向画阁兰堂描写在流苏帐,说不尽星斗文章,都裁做风流话儿讲。" 3:沈德符(明)《野获编·山人·山人歌》:" 赵伯起 孝廉长 王百谷 八岁,亦痛恶 王 为人,因作《山人歌》骂之,其描写丑态,可谓曲尽。 " 4:浩然《艳阳天》第一一一章:" 焦振茂 少不得又把昨晚上的事儿描写一遍。" 5:爷爷满头白发,尽显他的沧桑,额头上的皱纹记录着生活的艰辛。 描写的定义: 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它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方法,是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之一。 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描写是具体形象地描绘人物和事物的状貌,它的基本特点是描绘形象;它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用文字绘形绘声绘色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描写的分类: 1:描写角度:正(直接)、侧面(间接)描写 2:人物描写分为: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等 3:景物描写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4:描写景物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5:描写(抒情)方式:正面(直接),侧面(间接) 描写的作用: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历历在目"、"惟妙惟肖"。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 象写得有声、有色、有昧、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5.关于描写大雁的诗句求诗文中的大雁(古诗文),越多越好关于描写大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杠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温庭筠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温庭筠《苏武庙》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苍壁孤亭立,凋年独上时。帆归空渚早,雁落信潮迟。 烟火连三郡,波澜动两眉。袁宏成绝响,李白厌谀辞。 --------李白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炎海韶州牧,风流汉署郎。 分符先令望,同舍有辉光。 白首多年疾,秋天昨夜凉。洞庭无过雁,出疏莫相忘。 ------杜甫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夜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 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 戴复古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宋 蒋捷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 -------陆游《幽居》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夜归》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代高适《别董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 -----------唐代贺朝《从军行》十月边塞寒,四山江阴积。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 ----唐代崔湜《塞垣行》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唐代李廓《送振武将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唐代李益《春夜闻笛》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 -----唐代钱起《宿毕侍御宅》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唐代李颀《古从军行》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 -----宋代梅尧臣《秋雁》雁奴辛苦候寒更,梦破黄芦雪打声。-----金代元好问《惠崇芦雁》不识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唐太宗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王实甫。 6.描写"大雁"的诗词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7.描写夕阳的诗句你好,我来补充,敬请参考: 夕阳 【唐】韩?? 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 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 登阊门闲望 【唐】白居易 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晚晴 【唐】杜甫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 秋霁寄远 【唐】杜牧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西江怀古 【唐】杜牧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还东山洛上作 【唐】岑参 愁客叶舟里,夕阳花水时。 暮秋山行 【唐】岑参 疲马卧长坡,夕阳下通津。 晚发五渡 【唐】岑参 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 南陂远望 【唐】储嗣宗 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 登蒋山开善寺 【唐】崔峒 客寻朝磬至,僧背夕阳归。 陪窦侍御泛灵云池 【唐】高适 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 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 【唐】耿?? 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 寄刘员外长卿 【唐】皇甫曾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送人适越 【唐】贾岛 高城满夕阳,何事欲沾裳。 山雪 【唐】皎然 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 惜花 【唐】来鹄 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 代寄情楚词体 【唐】李白 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 春游乐 【唐】李端 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白云夫旧居 【唐】李商隐 墙外万株人绝迹,夕阳惟照欲栖乌。 南山 【唐】李山甫 霁色陡添千尺翠,夕阳闲放一堆愁。 湘浦有怀 【唐】李咸用 长汀细草愁春浪,古渡寒花倚夕阳。 吉水县酬夏侯秀才见寄 【唐】李中 知音不到吟还懒,锁印开帘又夕阳。 送韩司直 【唐】刘长卿 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 登鹿门山怀古 【唐】孟浩然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 【唐】刘禹锡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七夕泛舟二首 【唐】卢照邻 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 京口 【唐】陆龟蒙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塘上闲作 【唐】齐己 形影腾腾夕阳里,数峰危翠滴渔船。 忆昔 【唐】韦庄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灞上闲居 【唐】王昌龄 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 送方尊师归嵩山 【唐】王维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 送卢戡 【唐】元稹 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