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诗词中的‘章台柳’有何典故章台柳:唐天宝年间,韩翃在长安停留,蒙李王孙宴请,席间与李王孙的舞姬相识,一见倾心,李王孙大度将舞姬柳氏赠与他,二人就此成婚。二年后韩翃及第,便留下柳氏,回老家省亲去了。谁知还未等韩翃回来,独留长安的柳氏便遇上了战乱,从此一别经年,就此失散。带到唐肃宗收复失地,韩翃便到处托友人寻访柳氏,一并带给她一袋碎金,并附《章台柳》。即流传后世的,"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然而,此时的柳氏,已嫁做他人妇。纵然情深,可时光不再,只得还诗一首,《杨柳枝》: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梁园月:即梁园的月色。梁园,西汉梁孝王所建。孝王曾邀请司马相如、枚乘等辞赋家在园中看花赏月吟诗。 东京酒:东京即汴梁,元明时期称为开封.闽酒深红,如汴梁酒。予常在临洺关,向李浦珠索洺酒以饮闽人。咸曰:‘此酒魂也。 洛阳花:主指洛阳的牡丹花,因洛阳存有世界上最多品种的牡丹花。 二、关于韩翃的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韩翃《寒食 》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韩翃《章台柳·寄柳氏》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 韩翃《宿石邑山中》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 韩翃《宿石邑山中》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 韩翃《同题仙游观》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 韩翃《同题仙游观》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仙台下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 韩翃《同题仙游观》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三、关于青楼的诗句1.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原指唐人韩君平,他在安史之乱中与妻子柳氏失散。战乱之后,他不知道妻子是否还活着,更不知道她在哪里、是否改嫁?于是请人带了一袋黄金和一页诗文去寻访妻子的下落。 而与丈夫失散若干年之后的柳氏已经削去头发作了尼姑,呜咽之余回信是一首《杨柳枝》:“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后有以章台柳比喻妓女 2. 欢寝方浓,恨鸡声之断爱;? 思怜未洽,叹马足以无情。? 使我劳心,因君减食;? 再期后会,以结齐眉。 长安名妓刘国容,国色天香,才思敏捷,常与诗人们迭吟递唱。她与新科进士郭昭述情浓似酒,离别时赠情郎的一首短诗。 虽写离别,但却是何等风光旖旎。 3.遣怀 作者:唐·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此追忆扬州岁月之作。杜牧于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833-835)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当时他三十一、二岁,颇好宴游。从此诗看,他与扬州青楼女子多有来往,诗酒风流,放浪形骸。故日后追忆,乃有如梦如幻、一事无成之叹。 小杜也算是唐诗人中的风流才子 表面放荡不羁,留连胜色,可其实他诗忧国忧民吧。 他另一首写歌女的诗: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这说到后庭花,不得不说南朝陈后主的贵妃张丽华,她本是歌妓出身,发长七尺,光可鉴人,陈后主对她一见钟情,据说朝堂之上,还常将其放在膝上共商国事。当时杨坚正积蓄兵力,有夺取天下之心,而陈后主并不在意,还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陈后主在光照殿前,又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自居临春阁,张丽华住结绮阁,龚孔二贵妃同住望仙阁,整日只作饮酒赋诗之事。 陈后主曾做一首《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5.白居易的《琵琶行》里亦有几句: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倒像是写青楼女子的一生。 6.李贺的将进酒里有: 琉璃钟,琥珀浓, 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 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 皓齿歌,细腰舞。 (可用作青楼酒宴描写) 7.淫词滥调: 幸因今日,得睹娇娥。眉如初月,目引横波。素胸未消残雪,透轻罗。朱含碎玉,云髻婆姿。 两眼如刀,浑身似玉,风流第一佳人。及时衣着,梳头京样,素质艳丽青春。善别官商,能调丝竹,歌令尖新。 十指如玉如葱,凝酥体雪透罗裳里。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以上虽然恶俗,有点低级趣味,但可用作青楼女子描写的说。 以上是本人平时积累和刚刚的寻找,希望能帮上忙。。。 其实应该还蛮多的,你可以多找找那些经常留连青楼的诗人、词人的作品。 四、关于韩翝的诗和诗词1.《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章台柳的故事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韩翝进京赶考中了进士,回家省亲,与柳氏相约媒娶之期,临别涕零,依依难舍。韩翝走马上任,谋了个节度使的幕僚,平时与朋友饮酒吟诗,纵论天下大势,神采飞扬。不想安史之乱即起,人心惶惶,鸡犬不宁,李生一家走散,柳氏东躲西藏,被人骚扰不止,她日思夜盼韩翝前来相救,惧怕自己的美艳惹祸哪天被人玷污,不能还韩翝玉洁之身,犹豫再三,咬牙剪断一头乌发,颜面自毁,避难于僻静破败的山寺之中,晨钟暮鼓,祈盼韩翝早日到来。后来,安史之乱平定,韩翝也官复驾部郎中,遂派人打探柳氏下落,信上附诗一首:“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韩翝也真是,柳氏生死未卜,竟然鸡肠之心,妄加猜疑,不过情有可原,爱之切,虑之杂也。韩翝的手下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柳氏。柳氏捧信大哭,哀伤之中,回诗一首:“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不堪折!”未曾想到,信未到韩翝之手,柳氏已被蕃将沙叱利掠获,韩翝得此消息大恸,自责不已,幸得友人相帮,花重金赎回,一对可怜鸳鸯方得破镜重圆。 五、"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是哪首诗<词>中的句子章台柳 【原文】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韩翃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柳氏 【注释】 章台:长安中街名。在陕西长安县故城西南,战国时建。台下有章台街。 依依:柔软貌。《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写作背景】 唐朝天宝年间,诗人韩翃(一作翊)羁滞长安,与李生相友善。李之爱姬柳氏,"艳绝一时,喜谈谑,善讴咏",慕翃之才,甚属意焉。李生遂慷慨将柳氏赠翃,并解囊资助三十万玉成二人婚事。翌年,翃得登第,遂归昌黎省亲,暂将柳留长安。适逢安史之乱,两京沦陷。为避兵祸,柳剪发毁形,寄居法灵寺。时翃已被淄州节度使侯希逸辟为书记。及肃宗收复长安,翃便遣使密访柳,携去一囊碎金并写了这首《章台柳》赠之。柳捧金呜咽,答赠了这首《杨柳枝》。但不久柳又遭番将沙吒利劫以归第,宠之专房。及翃随希逸入觐京师乃知其事,肃宗乃下诏断柳归翃 ,夫妻终得破镜重圆。(事载孟棨 《本事诗• 情感一》及《太平广记•柳氏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