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不得志”的诗句有哪些1.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唐代:崔珏《哭李商隐》 译文:空怀有凌云万丈的高才,一生胸襟不曾片刻展开。 2.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译文: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3.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宋代: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译文: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 4.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译文: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5.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代:杜甫《蜀相》 译文: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6.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清代:袁枚《独秀峰》 译文:青山尚且可以矗立如琴弦,人生孤立无援又有何妨碍! 7.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唐代:李贺《致酒行》 译文:少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 8.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宋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译文:(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9.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代:李白《行路难三首》 译文:大道虽宽广如青天,唯独没有我的出路。 10.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译文: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2.形容人生不得志的诗句1、《登高》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释义: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 一作:死意足) 释义: 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 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从安史之乱后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子潮湿不干如何才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3、《伤心行》唐代:李贺 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 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 释义: “咽咽”地效法楚辞吟咏着哀怨的诗句,我多病的身躯经受不住幽冷的侵袭。 年轻的躯体益现出衰飒白发早生的“秋姿”,只见风雨中残枝败叶纷纷飘落。 灯油将尽的灯焰闪朔着宛如鬼火的青光,飞蛾在扑打着燃焰将熄灭的残光。 背后古旧的墙壁上积满厚厚的尘灰,我这羁旅客之魂在幽梦中还喃喃自语。 4、《金陵三迁有感》宋代:梁栋 憔悴城南短李绅,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释义: 我就是城南那憔悴短小的李绅,多愁善感,乌纱帽上落满黄尘。 苦读诗书,却不明白平生所历世事;阅尽世态,空留下未曾殉国之身。 眼看着落日残照下的江山,还是叫一壶酒吧;不见那西风萧瑟中的天地,正要愁杀士人! 任凭它蜂蝶为黄花老去而发愁,明月下的园林里,自有一派小阳春。 5、《浣溪沙·半夜银山上积苏》宋代:苏轼 半夜银山上积苏,朝来九陌带随车。涛江烟渚一时无。 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冻吟谁伴捻髭须。 释义: 深夜下起鹅毛大雪,野草丛上覆满白雪,犹如一座座银山,早晨看到田野里雨雪交加,昔日大江里奔涌的波涛和沙渚上弥漫的水烟,这时间都没有了,变成了白茫茫的冰天雪地, 饥饿的肚子里只有诗词,衣服上编织成结,潮湿的柴火像桂木一样宝贵,一粒粒的米就像一颗颗珍珠一样珍贵,谁能和我在寒天里捻着胡须吟咏诗句?。 3.形容郁郁不得志的诗句形容郁郁不得志的诗句: 1.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朝代:唐 作者: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2.登幽州台歌 年代:唐 作者:陈子昂 体裁: 七古 类别:怀古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日齐山登高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体裁:七律 类别:记时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3.秋宿湘江遇雨 年代:唐 作者:谭用之 体裁:七律 类别:羁旅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4.书愤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5.贾生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裁:七绝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6、登岳阳楼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7、将进酒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8、谪仙怨 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体裁:【词】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9、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排】 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 风荷老叶萧条绿,水蓼残花寂寞红。 我厌宦游君失意,可怜秋思两心同。 10、宿府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律】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拓展资料:郁郁不得志 【 yù yù bù dé zhì 】 解释: 郁郁:忧伤、愁闷的样子。因自己的抱负志向不能施展而忧郁苦闷。 出处: 《快心编》第七回:“或因有才不售,郁郁不得志的。”。 4.表达“不得志”的诗句有哪些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唐代:崔珏《哭李商隐》 译文:空怀有凌云万丈的高才,一生胸襟不曾片刻展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译文: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宋代: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译文: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译文: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代:杜甫《蜀相》 译文: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清代:袁枚《独秀峰》 译文:青山尚且可以矗立如琴弦,人生孤立无援又有何妨碍!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唐代:李贺《致酒行》 译文:少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宋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译文:(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唐代:李白《行路难三首》 译文:大道虽宽广如青天,唯独没有我的出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译文: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5.表达不得志的诗词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破阵子》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鹤冲天》 ——宋·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4 1 千里开 采纳率:67% 擅长: 考研 诗歌 创业投资 家电 其他回答 西江月 自幼曾攻经史, 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邱, 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 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 血染浔阳江口! 6.描写不得志的诗句登幽州台歌 年代:【唐】 作者:【陈子昂】 体裁:【七古】 类别:【怀古】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日齐山登高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体裁:【七律】 类别:【记时】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秋宿湘江遇雨 年代:【唐】 作者:【谭用之】 体裁:【七律】 类别:【羁旅】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书愤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贾生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裁:【七绝】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表达郁郁不得志的诗词都有哪些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白居易 (唐) 【释义】同样是处于沦落落魄的处境,何必管对方是否是自己的旧识呢?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杜甫(唐) 【释义】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杜甫 (唐) 【释义】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4、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南唐) 【释义】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5、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唐 李白 【释义】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平凡之人。 8.表达郁郁不得志的诗句有哪些1、南宋诗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全诗如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⑾冰河入梦来。 译文如下: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2、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 全诗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如下: 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 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 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3、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如下: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4、唐代诗人作者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如下: 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 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 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 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5、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如下: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扩展资料: 部分诗词的创作背景分别如下: 1、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创作背景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 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 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2、杜甫的《登高》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 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 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 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 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 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登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贾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登幽州台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