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雨的抒情古诗并赏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苏秀道中》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秋思》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北斋雨后》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春日游湖上》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春日田园》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郑风·风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秋宿湘江》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春寒》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春日游湖上》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听雨》 扫我头像,或者进我百度空间/ohmaigod,有很多精美的诗词素材。 2.借雨抒情的诗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辛弃疾 宋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季北〉李商隐 唐代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季北〉李商隐 唐代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文天祥 南宋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浣溪沙〉苏轼 宋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唐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风雨大作〉陆游 宋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归啼。——《浣溪沙》 苏轼 宋朝 3.借雨抒情的诗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辛弃疾 宋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季北〉李商隐 唐代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季北〉李商隐 唐代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文天祥 南宋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浣溪沙〉苏轼 宋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唐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风雨大作〉陆游 宋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归啼。 ——《浣溪沙》 苏轼 宋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时节,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润的时节。但春雨贵如油,春天下雨,岂不是“好雨”?!一个“好”字,把作者的见春飘然而下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颇为充分。 三、四句言春雨伴随着微风夜来,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写春雨的作用,笔墨细腻。末两句写清晨看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润下,红润一片,花因饱含雨水而重、而浓,写的情深意切。 全诗通篇无一“喜”字,但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 韩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以饱满的激情盛赞小雨,于小中见大,于景中寓理寓情。 的“小雨“比喻为酥酒之初熟,味甘滑、润泽,连小草也沾上了雨露,细雨中草色微绿,近看不觉而远视泛青。最后归结为”一年春好处“,连帝王宫苑的景色也比不过了。 初春的景色被描绘的细腻真切。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苏轼《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全诗生动地写出了暴风骤雨来临前后的景象:雷声轰鸣,乌云密布,黑风从天外刮来,大海为之竖立,足见其凶猛;大雨随风飞腾,由浙东横过大江,足见其急骤。湖海水涨,雷声铿锵,诗人的才思也在暴风雨的催促下迸发出来。 秦观《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写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象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 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虽主要写雨后的景致,却透露出对春雨滋润之功的称颂。 除了专门写雨的诗文以外,古人的其它诗作中多有描写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形容雨如散落的丝线一般密集。 “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写夏日骤雨初停,断虹出现在天边,上涨的湖水从缺口流出,形成一股新的水流。 “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绝句》)杏花绽开时节的细雨,亲切地将要打湿衣服;扬着柳枝的微风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诗人即景寓情,给人以禅的意境。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微雨飘洒,笼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横生;好风吹来,襟袖都生温馨之意。 “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唐•戴叔伦《宿灵岩寺》)描写了诗人在灵岩寺(坐落于济南市郊长清县方山之阳泰山西北麓)山道上所见的雨中山间景色。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唐•刘长卿《别严士元》)细雨湿衣,不显其形;闲花落地,不闻其声,可谓描写入微。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唯“细雨”,鱼方上浮,若大雨则伏而不出;唯“微风”,燕子方斜,若大风亦伏而不翔。对微风细雨中的景物体察入微,描绘的情趣盎然。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以飒飒的雨声比喻高松摇晃之声,使得景物饶有意趣。 “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唐•张谓《郡南亭子宴》)柳枝带雨,枝叶增重,烟雨之中,松色深重。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怒涨,暮雨急骤,行人断踪,野渡舟横,动静相映,更显出野渡的清幽。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宋•赵师秀《有约》)描绘了江南黄梅天多雨、处处蛙鸣的乡村景致。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宋•欧阳修《田家》)远处鸠声悦耳,近处杏花映日,动静相宜,声色互衬,展现出江南农家雨后新晴的明媚春光。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春风春雨,滋润大地,草木萌发,百花开放,织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黑云。 4.借雨抒情的诗句春夜喜雨》 【唐】 杜 甫 好 雨 知 时 节,当 春 乃 发 生。 随 风 潜 入 夜,润 物 细 无 声。 野 径 云 俱 黑,江 船 火 独 明。 晓 看 红 湿 处,花 重 锦 官 城。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 《春夜喜雨》创作背景及思想内容: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5.关于和风细雨的诗句1、定风波 【作者】苏轼 【朝代】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 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作者】韩愈 【朝代】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雨丝就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胜过了绿杨满城的暮春。 3、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4、清明 【作者】杜牧 【朝代】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5、绝句 【作者】志南 【朝代】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 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6.描写细雨的古诗词有哪些杜甫 春夜喜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观猎》 《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王维 杜甫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剑门道中遇微雨 作者:陆游 朝代:宋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唐·刘长卿《送士元》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君去若逢相识问,春袍今已误儒生。 横 塘 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声声慢》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南乡子》唐. 冯延巳 细雨泣秋风,金凤花残满地红。 闲蹙黛眉慵不语,情绪,寂寞相思知几许。 玉枕拥孤衾,挹恨还同岁月深。 帘卷曲房谁共醉,憔悴,惆怅秦楼弹粉泪。 3.《采桑子》唐. 李煜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 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4.《清平乐》唐. 韦庄 春愁南陌,故国音书隔。 细雨霏霏梨花白,燕拂画帘金额。 尽日相望王孙,尘满衣上泪痕。 谁向桥边吹笛,驻马西望销魂。 5.《定西番》唐. 温庭筠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 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 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6.《念奴娇》宋.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7.《虞美人》宋. 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洄,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 为君沈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8.《好女儿》宋. 晏几道 绿遍西池,梅子青时。尽无端、尽日东风恶。 更霏微细雨,恼人离恨,满路春泥。 应是行云归路,有闲泪、洒相思。 想旗亭、望断黄昏月, 又依前误子,红笺香信,翠袖欢期。 9.《渔家傲》宋. 张元干 钓笠披云青嶂绕,绿蓑细雨春江渺。 白鸟飞来风满棹。 收纶了,渔童拍手樵青笑。 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晓。 醉眼冷看城市闹。 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 10.《梅雨》唐. 杜甫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7.形容细雨的诗词1、《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听雨》 宋·方岳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8.描写小雨的诗句《早春》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别严士元》 唐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春夜喜雨》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幽居》唐 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