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情伤的诗词形容心情悲伤的诗句 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6、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9、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5、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1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9、我本将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清渠。 20、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21、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2、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 23、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4、过境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2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6、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7、秋风秋雨愁煞人! 。 2.伤感情伤古诗词1、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2、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3、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4、锺情怕到相思路。 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朱彝尊《高阳台》5、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爱情诗句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8、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佚名《凤求凰·琴歌》9、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3.与情伤有关的古诗词1. 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2. 钗头凤——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3.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4.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 4.描写情伤的诗词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6、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9、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5、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1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9、我本将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清渠。 20、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21、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2、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 23、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4、过境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2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6、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7、秋风秋雨愁煞人! 28、过眼烟云散随风, 幻化金顶伶仃松。 分分合合世间爱, 缘起缘灭一场空。 万念俱灰渐憔悴, 只羡世外比丘僧。 我佛慈悲救苦难, 愿遁空门渡众生。 5.急求感时伤怀的唐诗五首伤别: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壮别:别董大二首(其一)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伤子 顾况 老夫哭爱子,日暮千行血。声逐断猿悲,迹随飞鸟灭。 老夫已七十,不作多时别。 伤田家聂夷中二月卖新丝, 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 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 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 只照逃亡屋。 6.描写情伤的诗句作者: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出自北宋诗人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或赞赏其“精秀特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已凉》)。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 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上阕共六句,接下来的五句按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 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 这一句,钩连上下。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 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的。 这首词上阕的后三句,使人想起另外一些词句,如“日边消息空沉沉,画眉楼上愁登临”(郑文妻孙氏《忆秦娥》),“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减字木兰花》),以及“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玉楼明月长相忆”(温庭筠《菩萨蛮》),“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冯延巳《三台令》),其所抒写的情景,极其相似。如果联系这首词的起句,还令人想到李益的一首题作《写情》的七绝:“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词与诗都写了竹席,写了月光,写了西楼,同样表达了刻骨的相思,对照之下,更觉非常相似。 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 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恨。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 前人作品中也时有写两地相思的句子,如罗邺的《雁二首》之二“江南江北多离别,忍报年年两地愁”,韩偓的《青春》诗“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这两句词可能即自这些诗句化出,而一经熔铸、裁剪为两个句式整齐、词意鲜明的四字句,就取得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效果。 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 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 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