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玉”来比喻人的品质的古诗有哪些1、屈原:翠竹法身碧波潭,滴露玲珑透彩光。 脱胎玉质独一品,时遇诸君高洁缘。 2、陆游: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3、屈原:天公娇子性通灵, 风沙磨砺俏玉容 。冰晶玉肌飘清韵, 暴雨洗礼驻彩虹。 表示玉的字及其出处: 1、琼:美玉。《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2、.琳:美玉。青碧色的玉。 《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 3、.球:美玉。 《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4、瑜:美玉。 《左传·宣公十五年》:“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5、环:圆圈形的玉器。 《左传·昭公十六年》:“ 宣子 有环,其一在郑商。” 6、璇:美玉。 《集韵·平仙》:“璿,《说文》:美玉也。引《春秋传》:璿弁玉缨……或作琁、璇。” 7、璧:扁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8、琪:美玉。《玉篇·玉部》:“琪,玉属。” 9、璞:未雕琢的玉。《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工理其璞而得宝焉。” 10、瑶:亦泛指美玉。《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 2.描写玉的古诗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这个就是 玉的 杯子 欲饮琵琶马上催 翠竹法身碧波潭,滴露玲珑透彩光。脱胎玉质独一品,时遇诸君高洁缘。 良玉假雕琢,好诗费吟哦。 诗句果如玉,沈谢不足多。 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 作诗亦如之,要在工夫至。 辨玉先辨石,论诗先论格。 诗家体固多,文章有正脉。 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 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中国文学是中国古今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中国古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石,而玉文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中必然有所反映,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实。但是,由于中国文学在中国古文化中出现得较晚,文学作品的诞生便大大晚于玉文化诞生的年代了。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其中有不少涉及到玉器或与玉有关的名篇名句,如「知子之来之,杂佩(图1)以赠之。」(《郑风 3.形容玉石的诗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著。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求一些古诗词中描写玉的句子欲饮琵琶马上催 翠竹法身碧波潭,滴露玲珑透彩光。脱胎玉质独一品,时遇诸君高洁缘。 良玉假雕琢,好诗费吟哦。 诗句果如玉,沈谢不足多。 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 作诗亦如之,要在工夫至。 辨玉先辨石,论诗先论格。 诗家体固多,文章有正脉。 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 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中国文学是中国古今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中国古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石,而玉文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中必然有所反映,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实。但是,由于中国文学在中国古文化中出现得较晚,文学作品的诞生便大大晚于玉文化诞生的年代了。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其中有不少涉及到玉器或与玉有关的名篇名句,如「知子之来之,杂佩(图1)以赠之。」(《郑风‧女曰鸡鸣》)其意是:我知道你来慰劳我,把由几种玉组成的佩玉赠送给你。「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秦风‧小戎》)之意为:想起我那心上人,温文儒雅有如美玉。屈原《九章‧涉江》中云:「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此句是说:登上昆仑山品尝玉之精华,可与天地一样长寿,像日月一般光辉。这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之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用「玉」字的句子或题名,还有涉及玉的主题与情节。描写玉工碾玉劳动及其不幸爱情遭遇的宋话本《碾玉观音》,与玉的关系就更为直接。元明杂剧《玉玦记》、《拾玉镯》、《一捧雪》等,也都是以玉文化素材为创作线索的代表作品。清代著名小说《红楼梦》与玉、玉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从《石头记》——《红楼梦》,从女娲补天遗 石——通灵宝玉——「命根」——贾宝玉——林黛玉……直到全书悲剧性的结局,无不贯穿着玉文化的诸种理念。 总之,正如一句老俗语所道的「书中自有颜如玉」那样,玉、玉文化给予中国文学以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也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 5.形容玉的句子大全1、良玉假雕琢,好诗费吟哦。诗句果如玉,沈谢不足多。 2、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3、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 4、金玉有本质,焉能不坚强。 5、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6、翠竹法身碧波潭,滴露玲珑透彩光。脱胎玉质独一品,时遇诸君高洁缘。 7、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玄关评兔角,玉器琢鸡冠。傲野高难狎,融怡美不殚。冀迎新渥泽,遽逐逝波澜。 10、玉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 1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2、天公娇子性通灵,风沙磨砺俏玉容。冰晶玉肌飘清韵,暴雨洗礼驻彩虹。 13、辨玉先辨石,论诗先论格。诗家体固多,文章有正脉。 14、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15、金炉香动螭头暗,玉佩声来雉尾高。 16、玉器七千陈湛露,翠蛾三百舞灵风。 1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8、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