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人前十名

1.中唐诗人最有名的是谁

诗圣----杜甫; 诗仙----李白; 诗鬼----李贺;

四明狂客-----贺知章; 七绝圣手----王昌龄;

苦吟诗人----贾岛; 诗豪----刘禹锡;

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

陈子昂成为初唐成就最大的诗人

盛唐:

田园诗派代表:王维,孟浩然

边塞诗派代表:岑参,高适

中唐:

以刘长卿,韦应物成就最高

韩孟诗派:韩愈,孟郊

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发动了“新乐府”运动]

以山水诗为代表的柳宗元

晚唐: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李商隐成为唐朝最后一位伟大的诗人]

2.十个唐诗人,十个宋词人字什么,号什么

1、唐代: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

王勃,字子安,无号,初唐四杰之首;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韩愈,字退之,无号,世称韩昌黎;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

刘禹锡,字梦得,无号,世称诗豪,刘宾客;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2、宋代:

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

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李清照,无字,号易安居士;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

3.唐诗人李白名字的由来

第一种说法:那是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亲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

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第二种说法: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

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其父回到蜀中给自己恢复了李姓后,为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于是有了身孕,在阵痛难忍中生出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一梦境得来的。

4.中唐诗人有哪些

秉承着杜甫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中唐早期的诗人元结、頋况、戎昱和戴叔伦等人继续在诗歌中贬斥朝廷官吏,关注民生 疾苦。

继盛唐的王维和孟浩然之后,中唐的山水诗派主要诗人有刘长 卿、韦应物等。 边塞诗的传统仍在延续,代表诗人为李益、卢纶等。

大历十才子的诗歌大多数是唱和、应制之作。歌颂升平,吟咏 山水,称道隐远是他们诗歌的基本主题。

在白居易的率领下,中唐的新乐府运动如火如荼。主要诗人还 有元稹、张箝、王建等。

韩愈、。盂郊、贾岛、卢仝等人别为一派,作诗以奇绝险怪为傲, 但是也带来了以文为诗,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不良风气。

在元白派和韩孟派之外,刘禹锡、柳宗元也是中唐时代优秀的诗人。 李贺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诗人,在我国诗歌史上他也算得上是 异军突起、独树一帜的天才诗人。

5.姚明有没有得到过NBA得分前十名

NBA得分前十名的球员

1. 卡里姆·阿卜杜拉·贾巴尔 1,560 15,837 6,712 24.6 38,387

2. 卡尔·马龙 1,476 13,528 9,787 25.0 36,928

3. 迈克儿·乔丹 1,072 12,192 7,327 30.1 32,292

4. 威尔特·张伯伦 1,045 12,681 6,057 30.1 31,419

5. 梅森·马龙 1,329 9,435 8,531 20.6 27,409

6. 艾尔文·海茵斯 1,303 10,976 5,356 21.0 27,313

7. 哈克姆·奥拉朱旺 1,238 10,749 5,423 21.8 26,946

8. 奥斯卡·罗宾逊 1,040 9,508 7,694 25.7 26,710

9. 多米尼克·威尔金斯 1,074 9,963 6,031 24.8 26,668

10. 约翰·哈夫利切克 1,270 10,513 5,369 20.8 26,395

11. 阿里克斯·英克利什 1,193 10,659 4,277 21.5 25,613

12. 雷吉·米勒 1,387 8,233 6,229 18.2 25,254

13. 杰利·韦斯特 932 9,016 7,160 27.0 25,192

14. 帕特里克·艾文 1,183 9,702 5,392 21.0 24,815

15. 查尔斯·巴克利 1,073 8,435 6,349 22.1 23,757

16. 沙奎尔·奥尼尔 882 9,328 4,926 26.7 23,583

17. 罗伯特·帕里什 1,611 9,614 4,106 14.5 23,334

18. 亚德里安·丹特利 955 8,169 6,832 24.3 23,177

19. 阿尔金·贝勒 846 8,693 5,763 27.4 23,149

20. 克莱德·德雷克斯勒 1,086 8,335 4,698 20.4 22,195

21. 拉里·伯德 897 8,591 3,960 24.3 21,791

22. 哈尔·格瑞尔 1,122 8,504 4,578 19.2 21,586

23. 沃尔特·贝拉米 1,043 7,914 5,113 20.1 20,941

24. 鲍勃·佩蒂特 792 7,349 6,182 26.4 20,880

25. 加里·佩顿 1,185 8,330 3,127 17.6 20,821

26. 大卫·罗宾逊987 7,365 6,035 21.1 20,790

27. 乔治·格温 791 8,045 4,541 26.2 20,708

28. 米奇·里奇蒙德 976 7,305 4,561 21.0 20,497

29. 汤姆·钱博斯 1,107 7,378 5,066 18.1 20,049

30. 约翰·斯托克顿 1,504 7,039 4,788 13.1 19,711

6.中唐诗人李德浴有什么名作

李德裕(787—850年),字文饶,真 定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政治 家、诗人,爵位为卫公,因此又号李卫公。

李德裕是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袖,是前宰相 李吉甫的儿子。 李德裕入仕之初为翰林学士,唐穆宗即 位后,宫中书诏典册,多出自他之手。

后被 牛党贬谪为西川(今四川成都)节度使。唐 文宗太和七年(838年)和唐武宗开成五年 (840年),李德裕两度为相。

主政期间, 重视边关防务,极力主张削弱藩镇,加强中 央集权,使内忧外患的局面暂时得到安定,被李商隐誉为“万古之良相”。 唐 宣宗即位后,李德裕被贬至荆南,然后再贬潮州(今属广东),最后贬为崖州 (今海南岛)司户参军。

大中四年(850年)正月,李德裕卒于贬所,逝后被 封太尉,赠卫国公。 李德裕年轻时就爱好文学,尤其精通《汉书》、《左氏春秋》。

他在海 南期间,著书立说,备受海南人民敬仰。 李德裕写过一篇《文章论》,主张诗 文创作要以表达思想感情为目的,反对过于讲究声律和雕琢字句。

《长安秋 夜》:“内官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 衣。”

这首诗颇具特色,如同一篇宰辅日记,反映着他从政生活的一个片断。 表面看是从容叙事,却给人一种非凡的襟抱、豪迈的气概。

李德裕在海南作 《登崖州城作》:“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 匝千遭绕郡城。”

这首诗通篇都没有抒写政治的愤慨、迁谪的哀愁,而是在悠 游舒缓的语气中,透露出无限的忧郁与感伤。 李德裕著有《会昌一品集》,又称《李卫公集》,其中有诗一百四十首 左右,《全唐诗》编诗一卷。

7.中唐诗人戎昱有什么著名的诗作

戎昱(744—800年),荆州人。

戎昱 少时曾多次举进士,均落第,于是开始纵 情游历名都山川。后来又参加科举,考中 进士。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戎昱从滑 州、洛阳向西行进,途经华阴,遇见了王 季友,于是二人同赋《苦哉行》。 唐代宗 大历二年(767年),戎昱返回故乡,在荆 南节度使卫伯玉的幕府中担任从事一职。

后来又寓居湖南,先后成为潭州刺史、桂 州刺史的幕僚,都极受重用。唐德宗建中 三年(782年),戎昱在长安居住,出任 侍御史一职。

第二年被贬为辰州剌史,后 又改任虔州刺史。 戎昱晚年在湖南零陵任 职,流寓桂州而终。

戎昱是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现存诗一百二十五首, 明人选辑有《戎昱诗集》。

戎昱的诗歌语言清丽婉朴,采用多样的铺陈描写 的手法,在意境上显得悲气纵横,他的诗中常见“愁”、“泪”、“哭”、“啼”、“悲”、“涕”等字眼,极为感人。 在诗歌题材上,戎昱多写边塞戎 旅和秋思送别的诗作,主要代表作有《塞下曲》、《移家别湖上亭》、《苦哉 行五首》、《罗江客舍》、《客堂秋夕》、《从军行》、《江城秋霁》、《送 陆秀才归觐省》、《霁雪》、《江上柳送人》、《辰州建中四年多怀》、《八 月十五日》、《出军》、《红槿花》、《桂州岁暮》、《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等,其中以《塞下曲》和《移家别湖上亭》最为著名。

《苦哉行》描写了战争 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桂州腊友》则是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

《塞下 曲》描写戍边将士在劫空敌塞后胜利凯旋,“髙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 中”的壮阔场面,撼动人心。《移家别湖上亭》描写诗人搬家与“湖上亭”道 别,亭边的“柳条藤蔓”系着离情,生动有趣。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