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在我国文学史上地位如何李白的地位 李白的影响 李白是时代的骄子,一出现就震惊了诗坛.他气挟风雷的诗歌创作,及其天 才大手笔,当时就征服了众多的读者,朝野上下,许为奇才,享有崇高的声誉和 地位.如苏颋说:“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引) 杜甫对李白更是推崇备至.他在《春日忆李白》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 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由衰地赞美李白诗歌创作的飘然思不群,认为 他的诗具有“清新”、“俊逸”的风格特点,天下无人可比.杜甫在《寄李十二 白二十韵》里又说:“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 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指出李白诗歌有盖世绝伦 的神奇艺术感染力,其巨大的声名将流传后世.他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 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对李白 的纵恣天才赞叹不已.李白的同时人任华,说李白“新诗传在宫人口,佳句不离 明主心”(《杂言寄李白》).在中晚唐诗人眼中,李白、杜甫有着极高的地位. 韩愈和李商隐,对李白都推崇不已.宋以后,杜甫地位极高,然论诗者,皆并称 李、杜. 李白对后世的巨大影响,首先是他诗歌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他 那“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非凡自信,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那 “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凛然风骨,那与自然合为冥一的潇洒风神, 曾经吸引过无数士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个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 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受约束的纯真的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他 诗歌的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有很大 的吸引力,苏轼、陆游等大家,都曾受到他的影响.由于他以才力写诗,凭气质 写诗,他的诗风事实上是无法学习的.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有不可更替的不朽 的地位. 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赞其“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曾巩赞李白文“又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泻,末势犹壮”. 李白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他继往开来,在屈原之后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高峰,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的浪漫主义传统;他继承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以自己的理论特别是创作实践,扫清了六朝的绮靡诗风,为唐诗的繁荣和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他善于学习民歌,同时批判地继承前代优秀诗人的艺术传统,形成独特的风格.从而开创了以他和杜甫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写的相当不错.。 2.唐诗的历史地位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统一的帝国(疆域约1100多万平方千米)。并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先进、文明的国家!在唐鼎盛时期不仅物质富庶繁华,而且文化也极其繁荣,而诗歌尤其得到发展;是中华诗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据全唐诗不完备统计,有唐朝代,二百八十九年中,至少产生了有名记载诗人就有两千三百多位,近五万多首诗作。这与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遗留诗歌总数比较还超出两到三倍! 在两千多有名望的诗人中,特别突出的属世界级的大诗人就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以外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五六十名,这一数字也大大超出战国至南北朝著名诗人的总和。 连鲁讯也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动手了”。当然,这并不是说唐后就没好诗了;实在是后来人写古诗,要先读唐诗是很必要的。唐诗代表了中华诗歌的最高成就,无疑是中华以及世界文坛上浓墨重彩的笔触!更是世界文化发展发展史上最具文采的一座巍峨耸立的高峰。 其他见/view/18810.htm 3.唐诗的地位是什么地位: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 它继承了魏晋以来的诗歌精华,而且由于唐代开放的风气,清明的政治,以及统治者的推崇,使唐代诗歌有了长足的发展,如唐代科举制就要专门的考诗歌。而且唐代的诗人多数喜欢漫游,比如李白,杜甫都游遍了大半个中国,使得诗人的眼界开阔,诗歌题材广泛,联想丰富。总之唐代的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地位,是我国诗歌史上的最高峰。 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方式多样,题材丰富,给后世的诗歌创造提供了很好的模板,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同样由于唐诗成就太高使得后人很难超越,因此开发了新的文学领域,宋词的出现与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4.李白的历史地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后迁居四川.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是唐代著名诗人,有《李太白集》.李白所作词,宋人已有传说(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证以崔令钦《教坊记》及今所传敦煌卷子,唐开元间已有词调.然今传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难断定.今仍录《菩萨蛮》,《忆秦娥》各一首. 【李白的生平】 李白,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 其诗风雄奇豪放, 想像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 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私素材, 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 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一、好任侠, 喜纵横 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 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 李白少时, 好任侠, 且喜纵横. 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 自汉末以来, 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 因此, 李白从少年时起, 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 后来, 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眠山, 潜心学习, 多年不进城市. 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 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 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 由于饲养惯了, 定时飞来求食, 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 一声呼唤, 便从四处飞落阶前, 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 一点都不害怕. 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 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 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 认定他们有道术, 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 可是, 二人都婉言拒绝了. 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 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 那时李白才十六岁. 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冶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 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 喜谈王霸之道, 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二、仗剑远游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 李白出蜀,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他乘舟沿江出峡, 渐行渐远, 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 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 推送着他的行舟, 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1·江陵幸遇司马祯 李白没有想到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 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祯. 天台道士司马帧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 而且写得一手好篆, 诗也飘逸如仙. 玄宗对其非常尊敬, 曾将他召至内殿, 请教经法, 还为他造了阳台观, 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其学道. 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 自然十分开心, 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 李白器宇轩昂, 资质不凡, 司马祯一见己十分欣赏, 及至看了他的诗文, 更是惊叹不已, 称赞其“有仙风道骨, 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 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 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 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 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 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 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 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意思差不多, 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 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 李白为司马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 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 兴奋之余, 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 以大鹏自喻, 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 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 从江陵起, 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 以下便是《大鹏遇希有鸟赋》: 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 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 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鄙心陋之。遂更记忆,多将旧本不同。 今复存手集,岂敢传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 其辞曰:南华仙,发天机于漆园。 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徵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 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 脱鬐鬣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 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 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尔乃蹶厚地,揭太清。 亘层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 背嶪太山之崔嵬,翼举长云之纵横。左回右旋,倏阴忽明。 历汗漫以夭矫,羾阊阖之峥嵘。簸鸿蒙,扇雷霆。 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雄无所争。 固可想像其势,髣髴其形。 若乃足萦虹霓,目耀日月。 连轩沓拖,挥霍翕忽。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 邈彼北荒,将穷南图。运逸翰以傍击,鼓奔飙而长驱。 烛龙衔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启途。块视三山,杯观五湖。 其动也神应,其行也道俱。任公见之而罢钓,有穷不敢以弯弧。 莫不投竿失镞,仰之长吁。 尔其雄姿壮观,坱轧河汉。 上摩苍苍,下覆漫漫。盘。 5.唐诗的历史地位简短的对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怎么估价都不算过分的。鲁迅答杨霁云函锐:“我认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作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甘而不必动手。”(《鲁迅书信集》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约300年中,流传下来的诗歌就将近5万首,比西周到南北朝的1600多年留下的诗篇多出2倍多。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以大诗人李白、杜甫的诗歌成就最高,达到诗歌创作的高峰。令后世诗人豪士可望而不可及。这是中国诗歌的宝藏,也是中国诗歌的丰碑! 6.李白在世界诗歌界,是什么地位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创作,及其天才大手笔,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 1. 杜甫对李白更是推崇备至,他在《春日忆李白》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认为他的诗天下无人可比。杜甫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里又说:“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指出李白诗歌有盖世绝伦的神奇艺术感染力,其巨大的声名将流传后世。他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对李白的纵恣天才赞叹不已。 2. 李白的同时人任华,说李白“新诗传在宫人口,佳句不离明主心”(《杂言寄李白》)。 3. 在中晚唐诗人眼中,李白、杜甫有着极高的地位。 4. 韩愈和李商隐,对李白都推崇不已。 5. 宋以后,杜甫地位极高,然论诗者,皆并称李、杜。 6.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 7.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