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三国中描写关羽的诗句

1.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诗句

罗贯中赞关羽诗一览

惟凭立国安邦手,先试青龙偃月刀。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粗豪车胄运机筹,要害仁慈刘豫州。赖得云长施义勇,青龙刀劈乱臣头。

望盖挥鞭骑若风,将军飞入万军中。马奔赤兔翻红雾,刀偃青龙起白云。

虎豹堕牙山鸟静,凤凰坠羽树林空。历观史记英雄将,谁似云长白马功?

白马当年事困危,将军立效干功时。斩头出阵来无阻,策马提刀去莫追。

壮志威风千古在,英雄气概万夫奇。堂堂庙貌人赡仰,忠勇惟君更有谁?

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斩颜良。只因云长武艺强,致使猛将束手亡。

来往军中胆气高,平欺许褚胜张辽。又夸益德真勇猛,致使当阳喝断桥。

誓把功勋建,须将恩义酬。奋身诛虎豹,用命统貔貅。

白马颜良死,延津文丑休。英雄谁可似?不负寿亭侯。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钢。月缺魄易满,剑折复铸良。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男儿有死节,可杀不可量!

功成自合归玄德,解印封金离许都。不羡金银光照室,惟思恩义走长途。

人言俊杰千年少,我道将军万古无。不是追兵无铁骑,曹公尤重去时书。

将军降汉不降曹,千里寻兄岂惮劳。送别许都关外路,刀尖曾挑锦征袍。

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

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将军气概与天平,匹马单刀独自行。干里寻兄恩义重,五关斩将鬼神惊。

鼓声响处人头落,旗影开时血刃红。堪笑蔡阳无计算,山鸡要与凤凰争!

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威风齐日月,名誉振乾坤。

忠勇高三国,神谋陷七屯。至今千古下,军旅拜英魂。

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当年一鼓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东吴赴会,单刀往还。足摇地轴,手撼天关。

鸿门小可,渑池等闲。关公之名,威震江山!

夜半征鼙响震天,襄樊平地做深渊。怪风怒拨汉江水,巨浪齐吞罾口川。

八月霖霪飞黑雨,七军偃仰丧黄泉。关公神策谁能及?华夏威名万古传。

开疆施妙略,决水运良谋。功盖三分国,英雄敌万夫。

孙权应丧胆,曹操欲迁都。华夏威风震,声名绝代无。

治病然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陀。

骨上肉开应刮毒,盆中血满若流波。樽前对答犹谈笑,青史英名永不磨。

壮哉熊虎将,赳赳汉云长。功绩过韩、耿,声名重马、张。

恩酬曹孟德,死报汉中王。大义参天地,英风播四方。

忆昔将军起解良,虎躯九尺有余长。眼如丹凤朝天柱,眉若卧蚕侵鬓傍。

髯拂乌云吞晓日,面如重枣轻秋霜。马骑赤兔追电影,刀偃青龙喷雪光。

桃园结义过山岳,世同生死共刘、张。开基剿灭黄巾寇,勇烈英名播四方。

酒尚温时华雄丧,马恰到处车胄亡。不降曹公只降汉,一宅分为两院墙。

曾于官渡施神勇,立诛文丑刺颜良。千里独行世莫比,五关斩将谁敢当?

古城重会表忠节,挝鼓之中斩蔡阳。华容道上酬恩德,荆州城内镇边疆。

单刀赴会真豪杰,水淹七军妙度量。操欲迁都避锐气,吴欲求亲宁荆、襄。

吕蒙一旦施诡计,白衣摇橹渡关防。麦城守困军旅散,临沮父子魂渺茫。

玉泉山头夜显圣,解州城内神昭彰。历代加封赠尊号,崇宁年间朝宋皇。

生作三分熊虎将,死为义勇武安王。

2.《三国演义》中关于描写"关羽"的句子有哪些

《三国演义》中关于描写"关羽"的句子有:

1.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2. 粗豪车胄运机筹,要害仁慈刘豫州。赖得云长施义勇,青龙刀劈乱臣头。

3. 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斩颜良。只因云长武艺强,致使猛将束手亡。

4. 来往军中胆气高,平欺许褚胜张辽。又夸益德真勇猛,致使当阳喝断桥。

5. 将军降汉不降曹,千里寻兄岂惮劳。送别许都关外路,刀尖曾挑锦征袍。

6. 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当年一鼓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7. 惟凭立国安邦手,先试青龙偃月刀。

8. 望盖挥鞭骑若风,将军飞入万军中。马奔赤兔翻红雾,刀偃青龙起白云。

9. 壮志威风千古在,英雄气概万夫奇。堂堂庙貌人赡仰,忠勇惟君更有谁?

10. 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11. 将军气概与天平,匹马单刀独自行。干里寻兄恩义重,五关斩将鬼神惊。

12. 关羽,东汉末年名将,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13.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3.《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诗句有哪些

1、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2、粗豪车胄运机筹,要害仁慈刘豫州。

赖得云长施义勇,青龙刀劈乱臣头。 3、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斩颜良。

只因云长武艺强,致使猛将束手亡。 4、来往军中胆气高,平欺许褚胜张辽。

又夸益德真勇猛,致使当阳喝断桥。 5、将军降汉不降曹,千里寻兄岂惮劳。

送别许都关外路,刀尖曾挑锦征袍。 6、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当年一鼓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7、惟凭立国安邦手,先试青龙偃月刀。 8、望盖挥鞭骑若风,将军飞入万军中。

马奔赤兔翻红雾,刀偃青龙起白云。 9、壮志威风千古在,英雄气概万夫奇。

堂堂庙貌人赡仰,忠勇惟君更有谁? 10、功成自合归玄德,解印封金离许都。不羡金银光照室,惟思恩义走长途。

11、人言俊杰千年少,我道将军万古无。不是追兵无铁骑,曹公尤重去时书。

12、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13、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威风齐日月,名誉振乾坤。

14、将军气概与天平,匹马单刀独自行。干里寻兄恩义重,五关斩将鬼神惊。

15、开疆施妙略,决水运良谋。功盖三分国,英雄敌万夫。

4.【《三国演义》里描写关羽性格的句子,我要的是句子

且从关羽的出场看来:“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罗贯中《三国演义》一回).入眼的关羽自是一副威武忠诚之面目,先教人好感滋生三分.紧接着桃园三结义,又是一番誓言:“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罗贯中《三国演义》一回)关羽既于刘张二人结为金兰,自当肝胆相照,又是教人感叹五分.再随后初出江湖,“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罗贯中《三国演义》一回)更被世人称赞其真威实勇,再得佩服七分.一个武艺高强、威勇盖世的关羽形象便映入人的心中. 再看关羽首次独出大显身手、"温酒斩华雄"这一段——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罗贯中《三国演义》五回)何其震撼!何其神勇!作者并没有描写关羽如何奋勇厮杀,但通过这种气氛的渲染、背景的烘托却足以使关羽勇冠三军的英武神威跃然纸上,同样收到了传神的效果.骁勇善战,武艺绝伦、光明磊落,如此一位铮铮铁汉,岂不是可得九分!. 在《三国演义》的一百二十回中大约有十八回是着重写关羽出生入死,纵横倥偬的戎马生涯: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直至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在大部分回目中,并没有直接描写惊险曲折的战斗行动,而是运用"神似"的手笔,以精炼的笔墨,渲染人物的精神威力.这一特点在"斩颜良诛文丑"、"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等章节中都得到了不同的程度、不同角度的体现. 尤其是在"刮骨疗毒" 中更是将关羽的威勇表现的淋漓尽致,“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 (罗贯中《三国演义》七十五回)文中并未用什么精致的言语,单单一个“悉悉有声”就让读者崇拜的五体投地了. 以上这些都是描写他的武勇神威,但是看《三国演义》中关羽,就必须提到“义”,而且全书中有关关羽的描写也都是围绕“义”为主线.关羽之超越众将、妇孺皆知,独具深远影响者,莫过于"义"了.作者苦心孤诣地描写了他的义重如山,舍生取义的重义品质,把他塑造成"义"的化身. 从他的刚一出场的“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就可以看到一个一面之交即结手足之缘的凛凛义汉形象.再到"屯土山约三事"这一情节中,作者便突出地表现了关羽在生死危难中义无返顾、视死如归的品质.当时,徐州失陷,兄弟离散,关羽被围困于土山,迫于无奈,他向曹操提出"三约"并要曹操答应之后才肯就降,"三约" 为“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 (罗贯中《三国演义》二十五回)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还有一约是"降汉不降曹",表现了关羽的忠义为骨,义字当头. 对于关羽的“义”的描写在"身陷曹营"中得到了最具说服力和最精彩的描写.其中赠袍一段最为平实亦最为精彩:“操见关公所穿绿锦战袍已旧,即度其身品,取异锦作战袍一领相赠.关公受之,穿于衣底,上仍用旧袍罩之.操笑曰:“云长何如此之俭乎?”公曰:“某非俭也.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某穿之如见兄;而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故穿于上.”操叹曰:“真义士也.” (罗贯中《三国演义》二十五回)由此可见其忠义之心.在其后又有曹操赠马之事亦极富意味,原文为:操不悦曰:“吾累送美女金帛,公未尝下拜;今吾赠马,乃喜而再拜,何贱人而贵畜耶?”关公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 (罗贯中《三国演义》二十五回)尽皆显示关羽之忠义之心. 且关羽还将曹操所送美女送入内门,令伏侍二嫂,还“三日一次于内门外躬身施礼,动问‘二嫂安否’.二夫人回问皇叔之事毕,曰‘叔叔自便’,关公方退回.” “操欲乱其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 (罗贯中《三国演义》二十五回)等等这些都将一个关羽的形象塑造的伟岸而细腻.。

5.关于关羽的诗句

关羽(约160年—219年),约生于东汉桓帝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市)。

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死后受民间信仰,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

生平因犯事逃亡至幽州涿郡。188年,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与张飞同在其中。

三人情同兄弟,刘备坐下时,二人常不辞辛劳随身守护,有时一站就是大半天。三人讨伐黄巾有功,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公孙瓒,刘备被封为平原国相,时关羽、张飞任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后刘备领有徐州,可是被袁术和吕布袭击,刘备投向曹操,曹操荐举刘备为左将军,关羽、张飞则为中郎将。198年,曹操击败吕布,刘备再占领徐州,命关羽守下邳(另有当时官拜豫州牧的刘备以关羽代理徐州牧的说法)。

200年,刘备被曹操击败,关羽被擒,曹操为了留关羽为己用,待以厚礼,更任命为偏将军。后袁绍派大将颜良攻白马的刘延,曹操命张辽与关羽突击颜良,关羽刺杀颜良于万军之中,并斩其首,被封为汉寿亭侯。

关羽获悉刘备的音信后,离开曹操回到刘备身边。 刘备投靠刘表,屯兵于新野。

208年,曹操南下,刘备弃新野行陆路南逃,另遣关羽乘数百艘船驶向江陵会合,但刘备于途中被曹操军追至,幸而关羽刚驶至汉津,一同乘船至夏口。赤壁之战后,刘备夺下荆南,关羽被封元勋,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这其间襄阳正给曹操统治,所以驻于江北。

刘备平定蜀地后,授权关羽掌管荆州。 215年,孙权对北方战争失利,又称赤壁之战中远较刘备出力为多,转而向刘备索讨荆州,刘备拒绝,孙权遂命吕蒙偷袭荆州南部,另派鲁肃牵制关羽,最终孙刘决定平分荆州,但双方关系已趋恶化,孙权方仇视刘备关羽君臣。

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同年关羽挥军北上,进攻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援救,时大雨令汉水暴涨,淹覆七军,关羽生擒于禁,斩杀庞德,进一步围困曹军大将曹仁于樊城,并另派遣军队包围襄阳。

当时曹操治下许多盗匪早已受关羽遥控,更有许多叛乱也都想引关羽为援,关羽威震华夏。 219年10月,魏王曹操欲迁都避其锋芒,司马懿、蒋济等劝阻,并建议挑拨孙权攻打关羽。

同时孙权因一向对关羽不满,又对荆州觊觎已久,主动向曹操请缨攻打关羽后方。吕蒙再度受命偷袭荆州,荆州守将麋芳、士仁不战而降,以致关羽只知后方生变,不知荆州已轻易陷落。

同时关羽和前来救援的徐晃作战失利,解除对樊城的包围南撤,但水军仍然控制汉水。关羽如昔试图和平解决与昔日盟友孙权间的纷争,使者反遭吕蒙利用动摇关羽军心,关羽军队渐渐解散,唯有退至麦城。

12月,试图诈降以乘机回蜀,被吕蒙看破,在途中被潘璋手下马忠擒获,于临沮被斩。后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侯。

特征19世纪日本画家歌川国芳依三国演义所绘的关羽刮骨疗毒图关羽有美须髯,勇武不凡、忠义双全;好读书,吕蒙称他“长而好学”。投降曹营时,虽受尽礼遇,但仍心向刘备。

为人善待士卒。更曾刮骨疗毒,事缘一次被毒箭射伤左臂,每到阴雨,骨别疼痛,一名医师(有说是华佗)说要刮骨去毒才可病愈,关羽即伸臂给医师,开始刮骨,血流到盘,但关羽却一面食肉饮酒,神态自若。

但他生性高傲,对士大夫非常骄矜。与同僚关系也不太好,如马超归附时,关羽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及黄忠为后将军,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两事幸得诸葛亮与费诗解说。

而糜芳、士仁、潘浚都与关羽有隙。 子女关平,关羽长子,跟随关羽征战,后于麦城被俘,于临沮被斩。

关兴,关羽次子,少已有名,深得诸葛亮器重,弱冠后担任侍中、中监军,数年后死去。 关氏,关羽之女,孙权曾为子求婚,遭关羽所拒,并辱骂来使。

孙关统,关兴长子,妻为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 关彝,关兴次子,关统死后承袭其位。

后裔一说蜀汉灭亡后,庞德之子,庞会尽杀关氏为父报仇,关羽一脉已断。但这段记载的可信度有争议。

后世解州、当阳、洛阳等地关姓氏族,常自称为关羽后裔,然多无可查考。 评价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郭嘉、程昱称关羽、张飞:“万人敌” 刘晔称关羽、张飞:“勇冠三军” 周瑜称关羽、张飞:“熊虎之将” 傅干:“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 温恢:“关羽骁锐。”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关云长、张益德:“关、张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携上,雄壮虎烈。藩屏左右,翻飞电发,济于艰难,赞主洪业,侔迹韩、耿,齐声双德。

交待无礼,并致奸慝,悼惟轻虑,陨身匡国。 ” 关羽和张飞在当时在后世都成为勇猛善战的代名词: 晋书刘遐传:“晋刘遐每击贼,陷坚摧锋,冀方比之关羽、张飞。”

魏书崔延伯传:“崔公,古之关张也。” 可参考赵翼著《廿二史札记》卷七关张之勇的部份,详细整理了古人以关羽、或关张用作勇将代名词的资料。

戏剧清代安顺地戏面具关羽像中国传统戏曲中。

6.三国中描写关羽的片段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 刘岱、王忠攻打刘备,却被刘备击败,曹操于是亲提大军出征,刘备败逃投奔 袁绍,关羽战败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

后袁绍派大将 颜良、文丑、郭图等攻东郡太守 刘延于白马,曹操亲自率军救援,并命 张辽与关羽为前锋。关羽望见颜良的麾盖,策马冲锋,斩杀颜良于万军之中,枭首而归,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关羽被封为 汉寿亭侯。

当时,曹操为知道关羽有没有久留的心意,叫张辽用人情试探。关羽对张辽叹息道:“我知道曹公对我的厚爱,但我受刘备将军的厚恩,发誓共死,不可背弃。我终不会留下,在为曹公立下功劳后我便会离去。”

张辽向曹操表明,曹操知道关羽会离去,反而重加赏赐,想要留住他,但关羽尽封曹操的赏赐,留书告辞,回到刘备身边。曹操左右欲追杀之,不过曹操认为各为其主而阻止。民间文化把这一段故事叫做“千里走单骑”。

扩展资料

关羽的后世地位

民间信仰

民间所供奉的“关公”又被台湾信徒称为“恩主”,即救世主的意思。在东南亚地区,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菲律宾等国家,甚至美国、英国的华人区域,关公的信仰也都相当盛行,华侨在国外从商者很多,因此对于作为武财神的关公也多加崇祀。

文化信仰

道教将关羽奉为“关圣帝君”,即人们常说的“关帝”,为道教的 护法四帅之一。

释教对关云长的信仰只是限于供奉,并无祈祷、赞颂以及供奉仪轨,而在藏传佛教中,有多位大师著有供赞仪轨,如章嘉大师、土观大师以及这世大宝法王、亚青寺阿秋仁波切等。多识仁波切也曾著有关云长简略供赞。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关羽(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中国武圣)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