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意三首唐诗的解悉和简介《送别》 作者: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解】: 1、饮君酒:劝君喝酒。 2、何所之:去哪里。 3、归卧:隐居。 4、南山陲:终南山边。 【韵译】: 请你下马喝一杯美酒,我想问问你要去哪里? 你说官场生活不得志,想要归隐南山的边陲。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问,白云无穷尽足以自娱。 【评析】: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然而细细无味,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开头两句叙事、写饮酒饯别,以问话引起下文。三、四句是交代友人归隐原因——“不得志”。五、六句是写对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对隐居的羡慕,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否定。 全诗写失志归隐,借以贬斥功名,抒发陶醉白云,自寻其乐之情,诗的后两句韵味骤增,诗意顿浓,羡慕有心,感慨无限。 《青溪》 作者: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解】: 1、逐:循、沿。 2、趣:同“趋”。 3、澹:安静。 【韵译】: 每次我进入黄花川漫游,常常沿着青溪辗转飘流。 流水依随山势千回万转,路途无百里却曲曲幽幽。 乱石丛中水声喧哗不断,松林深处山色静谧清秀。 溪中菱藕荇菜随波荡漾,澄澄碧水倒映芦苇蒲莠。 我的心平素已习惯闲静。 淡泊的青溪更使我忘忧。 让我留在这盘石上好了,终日垂钓一直终老到头! 【评析】: 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全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皆轻轻松松,然而韵味却隽永醇厚。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闹与沉郁的统一,活泼与安祥的揉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和。吟来令人羡慕向往。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解】: 1、次:停留。 2、残夜:天快亮时。 3、江春句:还没到新年江南就有了春天的音讯。 4、归雁句:古时传说雁能带信,这句的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家信带到故乡洛阳。 【韵译】: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评析】: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 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2.清初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出版于什么时候公元1701年左右 删订唐诗解 作品简介: 《删订唐诗解》二十四卷 (清)吴昌祺 评定。 作者简介: 吴昌祺,字绥眉,别号樊桐山人,亦云间人。 作品史料: 此书为唐汝询《唐诗解》的删节订正本。因唐氏注释太繁,且多重复,故删削大半。唐氏解诗有末顺未达者,吴氏以眉批订正之。但亦有唐解可取而吴解反而错的。 此书有吴氏自序,作于康熙四十年(公元一七O一年),大约刊刻成书亦在此后一二年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