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现杜甫远大理想的诗句及翻译体现杜甫远大理想的诗句及翻译如下: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翻译: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翻译: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 望岳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体现杜甫远大理想的诗句有哪些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月夜忆舍弟》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忆昔二首》晚景孤村僻,行军数骑来。 ——《徐九少尹见过》江阁要宾许马迎,午时起坐自天明。——《崔评事弟许相迎不到应虑老夫见泥雨…必愆佳期走笔戏简》人生无贤愚,飘飖若埃尘。 ——《寄薛三郎中(据)》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宴王使君宅题二首》楚岸通秋屐,胡床面夕畦。 ——《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古柏行》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南邻》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 ——《十二月一日三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关于远大志向的诗句有哪些1、长歌行 唐代:李泌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 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译文 苍天覆盖着我,大地承载着我,天地生养了我是有意还是无意? 否则怎么会有人辟谷追求成仙,有人追求利禄游戏帝都。 怎么能没得到富贵还不离去,做一个只有意气的男人呢? 大丈夫啊大丈夫,生生世世追求志向精神才是深远的谋划啊。 请你看看数百年间发生的事情,像范蠡一样在五湖泛舟才是妥善的最终结局。 2、赋新月 唐代:缪氏子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译文 新月如弯弓还没有到半个圆,却分明在天边斜挂着。 人们不要小看它只像弯弯的眉毛,等到十五夜,它会团圆完满,光照天下。 3、蝶恋花·送潘大临 宋代:苏轼 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 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馀名字。 译文 送别的酒劝你一醉方休,清秀而丰润的潘郎,你是哪家的郎婿?记住美女与升官所赏的喜钱,不要交给东边邻居好色的小人。 忆起京城那个美女密集的都市,我是英俊潇洒的不一般的人物。 为向青楼女子寻觅往日风流韵事,在妓院的墙上还留着名字。 4、有所思 唐代:李白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 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 长鲸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译文 我所思的仙人,在碧海之东。 那里海寒多天风,掀起的巨浪可以冲倒蓬莱和方壶。 巨大的鲸鱼喷涌出清泉,像白茫茫的泪珠。 由于长鲸的阻隔,这个地方根本无人可以到达。 只有西王母的青鸟可以东飞渡海而去,我想托青鸟寄一封书信,捎给碧海之东的仙女麻姑。 5、冉溪 唐代:柳宗元 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 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 缧囚终老无余事,愿卜湘西冉溪地。 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 译文 从小就发奋图强希望建功立业,以身许国从未想过谋取个人幸福。 在政治风波中跌倒被贬万里之外,壮志瓦解成了未被捆绑的囚徒。 囚居到老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只愿在潇水冉溪边上选个居处。 学习那东汉的寿张侯樊重,在南园种上漆树待它成材后制作器物。 4.<;望岳>;中表现杜甫蓬勃朝气和远大抱负诗句望 岳 一、整体把握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 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 “未了”,绵绵不尽之意。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 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 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 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 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 “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 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诗人早年就“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任,没有这样的情怀,是写不出如此动人的诗句的。 这首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又都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平仄,而且押的是仄声韵。 二、问题研究 《望岳》的艺术特色 杜甫曾到过泰山之巅,但没有为此写诗。 这是三十年后他在《又上后园山脚》这首诗里提到的:“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 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 “日观”即日观峰,位于泰山之巅的东南方,是游人观日出的最佳处。以杜甫的才情,既已在此“矫首望八荒”,再写几首决非难事,可他为什么不写呢?我们无妨做点推测——用后人的眼光来看,这大概是因为《望岳》一首已经写尽了泰山的形神,充分展示了诗人胸中才情,确实不需要再写了。 我们读这首诗,在领略泰山的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卓然独立的形象;特别是读到它的末联,更使人浮想联翩,仿佛跟诗人一道神游于泰山的绝顶之上,进一步感受到泰山的俯瞰群山的气概,对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也就洞若观火了。正因为有如此深远的意境,这首诗历来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在此,我们也不妨拿李白的《游泰山》组诗来做比较。组诗共六首,480字,可谓多矣,其中也不乏佳句,但意境则稍逊一筹,原因是李白用寻仙访道的眼光看泰山,把泰山写成了一个远离人间的仙界,举例如下: “玉女四五人,飘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其一)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其二)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其三)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其四) “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其五)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其六) 李白长于想像,但这组诗给人的印象是泰山处处都有仙人在,反倒有损泰山的现实风貌。 前人曾谓《望岳》可以“俯视”李诗,的确是不刊之论。 二、关于《望岳》的参考资料 1.仇兆鳌《杜诗详注》对这首诗的评注 此望东岳而作也。 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上六实叙,下二虚摹。 岱宗如何,意中遥想之词,自齐至鲁,其青未了,言岳之高远。 拔地而起,神秀之所特钟。 矗天而峙,昏晓于此判割。二语奇峭。 王嗣《杜臆》云:“荡胸”句状襟怀之浩荡。“决眦”句状眼界之空阔。 公身在岳麓,而神游岳顶,所云“一览众山小”者,已冥搜而得之矣,非必再登绝顶也。杜句有上因、下因之法:荡胸由于曾云之生,上二字因下;决眦而见归鸟之入,下三字因上。 上因下者,倒句也;下因上者,顺句也。末即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 2.赏析例文(萧涤非)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 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 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 5.关于“远大志向”的诗句有哪些1、《龟虽寿》 作者:曹操(东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夏日绝 句》 李清照 (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行路难·其一》 作者:李白(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望岳》 作者: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