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代古诗词风

1.唐代诗人写的古诗《风》

诗词名:风 作者:李峤 朝代:唐 体裁:五绝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 李峤

落日生苹末,摇扬遍远林。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

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

------------------------------------------------------------

诗词名:风 作者:韩琮 朝代:唐 体裁:七律 类型:

竞持飘忽意何穷,为盛为衰半不同。偃草喜逢新雨后,

鸣条愁听晓霜中。凉飞玉管来秦甸,暗袅花枝入楚宫。

莫见东风便无定,满帆还有济川功。

[出处]

全唐诗:卷565-5

------------------------------------------------------------

诗词名:风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五绝

撩钗盘孔雀,恼带拂鸳鸯。罗荐谁教近,斋时锁洞房。

[出处]

全唐诗:卷539-97

------------------------------------------------------------

2.唐代写风的诗句有哪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白居易《春秋》)

春风知别苦,不谴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3.唐代诗人写的古诗《风》

诗词名:风 作者:李峤 朝代:唐 体裁:五绝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 李峤落日生苹末,摇扬遍远林。

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

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 诗词名:风 作者:韩琮 朝代:唐 体裁:七律 类型: 风竞持飘忽意何穷,为盛为衰半不同。

偃草喜逢新雨后,鸣条愁听晓霜中。凉飞玉管来秦甸,暗袅花枝入楚宫。

莫见东风便无定,满帆还有济川功。[出处]全唐诗:卷565-5------------------------------------------------------------ 诗词名:风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五绝 风撩钗盘孔雀,恼带拂鸳鸯。

罗荐谁教近,斋时锁洞房。[出处]全唐诗:卷539-97------------------------------------------------------------。

4.唐朝古诗,风,李崎

《风》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诗。

全诗如下: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全诗意思:可以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可以催开春天美丽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竹倾斜。

简析:此诗通过抓住“叶”“花”“浪”“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间接地表现了“风”之种种形力、魅力与威力:它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全诗四句两两成偶,以“三”“二”“千”“万”数字对举排列来表现风的强大,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5.唐朝诗人 李桥的诗《风》的诗句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

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此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诗人通过“三”“二”“千”“万”这几个数字巧妙的组合,使人形象地感受到风在自然界的作用。

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如果把诗题盖住,这首诗就是一则谜语,这是此诗的一大妙处。风是无形的,风又是实在的,我们看不到风,却能感受到风。秋风能扫尽落叶,春风能催开鲜花,风能激起千层浪,风能吹得万竹斜。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风”在作者笔下,变得形象生动,读后仿佛满纸是飒飒的风声,似乎手可以捧、鼻可以闻、耳可以听。

【作者简介】

李峤 (645~714)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老宿,为时人所宗仰。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

6.关于风的古代诗词

写风的古诗2007-11-03 14:11:20 独苦吟 阅读:196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唐僧志安《绝句》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王维:《观猎》)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王维:《观猎》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1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12.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1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1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1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1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9.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杜甫:《赠花卿》)2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2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2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相关
下一篇
唐诗一春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