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徐州战争

1.赞美徐州的古诗

赞美徐州的古诗有: 1、元代 萨都剌《彭城怀古》 2、宋代 苏轼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3、宋代 苏轼 《江城子.别徐州》 4、作者不详的《情怀徐州古八景》 5、宋代 吕定《戏马台》 6、北宋 陈师道《登快哉亭》 一、彭城怀古 元代 萨都剌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

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起伏如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

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锺。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译文 古老的徐州啊形势极为险要,这里曾经消磨了多少豪杰英雄。遥想身披铁甲的双瞳人项羽,身跨乌骓驰骋千里流血流汗,率众浴血奋战营帐如云; 最终四面楚歌八千人风云四散乌江自刎,想必他那冤魂啊,怎肯撇下八千江东子弟的阴魂而自过江东。

到而今只有黄河如带蜿蜒于远方,纷乱参差的山峰高低逶迤起伏如龙。 取得胜利的刘邦陵阙而今也秋风萧瑟,禾黍离离长满关中。

当年项羽操演兵马的戏马台已残破不堪,燕子楼上空留风流韵事的传说,早已人去楼空。 人生百年如秋风中的匆匆过客,暂且开怀畅饮一饮千盅。

回望夕阳照射着凄凉的荒城,独自倚立阑干目送着远去的飞鸿。 作者元代著名蒙古诗人萨都剌,少年得志,趋达人生颠峰。

赴任江南路经徐州时,怀念先祖马上功业,感念项羽纵横九州,俯瞰古彭四野群山,吊古伤今、感慨人生,英雄豪迈、吟成绝唱。 该词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曲、著名歌手韩磊演唱,取名《一饮尽千钟》(木兰花慢•彭城怀古)成为徐州城市推介歌曲。

二、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宋代 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译文 明月如霜般洁白,好风就如同清水一样清凉,秋天的夜景清幽无限。弯弯的水渠中,鱼儿跳出水面,圆圆的荷叶上,露珠随风落下,但夜深人静,这样好的美景却无人看见。

三更鼓声,声声响彻夜空,一片树叶悄悄落到地上,轻音竟把我的梦惊断。夜色茫茫,再也见不到黄昏时的景色,醒来后我把小园处处寻遍。

那长期在外地的游子早已疲倦,看那山中的归路,对着故乡家园苦苦地思念。看如今燕子楼空空荡荡,佳人盼盼已经不在,楼中的画堂里空留着那呢喃双燕。

古今万事皆成空,还有几人能从梦中醒来,有的只是难了的旧欢新怨。后世有人,面对着这黄楼夜色,定会为我深深长叹。

三、江城子.别徐州 宋代 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馀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 译文 流落在滚滚红尘中,人在天涯,思绪无穷!已经相逢了,可在一起时候的欢乐却是那么短暂。

在我临行之时,握着佳人纤细的玉手,欲语还休,只得流泪对着漫天飘零的落花。想要问温暖的东风还留下多少?春天纵使还在,与谁共赏呢? 隋堤在阳春三月里的时候,水面上波光粼粼。

我却要在此时和向北归家的鸿鹄背道而驰,远去南方的吴中,回头远望这第二故乡般的徐州,我心潮澎湃。清澈的泗水和徐州的淮河相通,我想要把相思离别的眼泪寄给徐州,却是流不到楚江的东面啊! 四、情怀徐州古八景 作者不详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 黄茅岗上金丝柳,红杏花开燕子楼; 戏马台前笙细细,云龙山上乐悠悠; 九里山前高项战,白云洞中静安修; 子房山居清福地,王陵母冢万古留; 楚汉相争今何在?惟有横波水东流。

这首古诗作者不详,说的是徐州古时候叫彭城,从来就是个打仗的地方,有文字记载的就有200多次。 此诗说的是旧时徐州的八大景观:黄茅岗、燕子楼、戏马台、云龙山、九里山、白云洞、子房山、王陵母冢。

戏马台,位于徐州市中心区户部山上,是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 五、戏马台 宋代 吕定 据鞍指挥八千兵,昔日中原几战争。

追鹿已无秦社稷,逝骓方叹楚歌声。 英雄事往人何在?寂寞台空草自生。

回首云山青矗矗,黄流依旧绕彭城。 译文 横刀勒马指挥着八千江东子弟兵,往日在中原一带经历过多少次的战争,英雄角逐亲手推翻了暴秦的统治,最终还是悲歌"逝骓",感慨四面的楚歌之声。

英雄的往事像过眼的烟云,至今英雄又何在?戏马台前寂寞冷落只有青草丛生。回首云龙山郁郁葱葱高高矗立,黄河的流水悠悠,依然环绕这古老的彭城。

六、登快哉亭 北宋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译文 一条蜿蜒曲折的江水,绕着城墙缓缓地流淌;泉水穿过乱石,溅起阵阵水花,发出哗哗的声响。远处,西下的太阳刚刚隐入地平线,层层暮霭就遮住了重重山冈。

那空中的鸟儿急忙地飞翔,不知道它要飞向何方;天上飘浮流动的白云,是那么的悠。

2.【古代战争诗词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故事、古今名言】

【名言】胜负兵家常事,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三国 诸葛亮)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诸葛亮)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孙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孟子) 胜负兵家之常,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晋·张方) 惟有死者方可看到战争结束.(希腊·柏拉图) 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法国·巴斯卡) 兵民是胜利之本.(**)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诗词】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从军行 杨炯的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辛弃疾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生,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故事】【坚壁清野】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傕(yù)传》.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军占领了兖(yǎn)州地区后,雄心勃勃地准备夺取徐州要地. 那时,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有个名叫荀傕的人,非常有才能,为避董卓之乱迁居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他看出袁绍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门下.曹操大喜,任命他为司马.从此,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出谋划策,深得曹操的信任.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病死,死前将徐州让给了刘备.消息传来,曹操夺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着要出兵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说道:“当年汉高祖保住关中,光武帝刘秀据有河内,他们都有一个巩固的根据地,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所以成了大业.如今将军不顾兖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兖州的军队留多了,则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吕布此时乘虚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兖州.最后,一定是弄得兖州尽失,徐州未取.”他还指出,“眼下正值麦收季节,听说徐州方面已组织人力,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这说明他们已有了准备,一旦有风声传来,他们必然会加固防御工事,转移全部的物资,一切准备就绪迎击我们(原文为:‘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这样,你的兵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么东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军队就会不战自溃.” 曹操听了荀傕的话,十分佩服,从此集中兵力,很快打败了吕布.后来,又打败了刘备,占据了徐州. “坚壁清野”: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因而站不住脚.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 【揭竿而起】这个成语出自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 公元前209年7月,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出两名差官押着九百名贫民壮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去防守边疆.这两个差官又从壮丁里挑选出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作屯长,让他们再去管理其余的壮丁.这两个屯长一个叫陈胜(字涉),是个雇农;另一个叫吴广,是个贫农.他俩原来并不认识,现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运,很快就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陈胜、吴广一行往北拼命赶路,一点也不敢耽误.因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误了日期,是要砍头的.可是,他们刚刚走了几天,才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正赶上下大雨,只好扎了营,待天晴再走.雨又偏偏下个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误了,陈胜同吴广商量,说:“咱们即便走,误了日期,也是死;逃,给官府抓住,也是个死.反正是个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为老百姓除害.” 吴广也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同意了陈胜的意见,并商定借着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苏和深得群众拥戴的原楚国大将项燕(项羽的祖父)的名头,以号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于是陈胜和吴广就带着几个心腹首先把那两个差官砍死,然后提着他们的头,向大家讲明了不起义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这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吴广一块。

3.关于战争的成语古诗==

【破釜沉舟】公元前206年的巨鹿之战,当时项羽大败章邯。这场战争有两个意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农民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二是项羽由一个将军一跃成为联军统帅,战争开始由灭秦之战逐渐向楚汉战争转变。

【坚壁清野】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傕(yù)传》。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军占领了兖(yǎn)州地区后,雄心勃勃地准备夺取徐州要地。

那时,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有个名叫荀傕的人,非常有才能,为避董卓之乱迁居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他看出袁绍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门下。曹操大喜,任命他为司马。从此,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出谋划策,深得曹操的信任。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病死,死前将徐州让给了刘备。消息传来,曹操夺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着要出兵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说道:“当年汉高祖保住关中,光武帝刘秀据有河内,他们都有一个巩固的根据地,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所以成了大业。如今将军不顾兖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兖州的军队留多了,则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吕布此时乘虚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兖州。最后,一定是弄得兖州尽失,徐州未取。”他还指出,“眼下正值麦收季节,听说徐州方面已组织人力,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这说明他们已有了准备,一旦有风声传来,他们必然会加固防御工事,转移全部的物资,一切准备就绪迎击我们(原文为:‘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这样,你的兵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么东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军队就会不战自溃。”

曹操听了荀傕的话,十分佩服,从此集中兵力,很快打败了吕布。后来,又打败了刘备,占据了徐州。

“坚壁清野”: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因而站不住脚。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

【揭竿而起】这个成语出自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

公元前209年7月,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出两名差官押着九百名贫民壮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去防守边疆。这两个差官又从壮丁里挑选出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作屯长,让他们再去管理其余的壮丁。这两个屯长一个叫陈胜(字涉),是个雇农;另一个叫吴广,是个贫农。他俩原来并不认识,现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运,很快就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陈胜、吴广一行往北拼命赶路,一点也不敢耽误。因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误了日期,是要砍头的。可是,他们刚刚走了几天,才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正赶上下大雨,只好扎了营,待天晴再走。雨又偏偏下个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误了,陈胜同吴广商量,说:“咱们即便走,误了日期,也是死;逃,给官府抓住,也是个死。反正是个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为老百姓除害。”

吴广也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同意了陈胜的意见,并商定借着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苏和深得群众拥戴的原楚国大将项燕(项羽的祖父)的名头,以号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于是陈胜和吴广就带着几个心腹首先把那两个差官砍死,然后提着他们的头,向大家讲明了不起义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这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吴广一块儿干。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将项燕报仇。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大泽乡的农民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里投军。

人们将“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简化成“揭竿而起”这个成语,比喻高举义旗,起来反抗。多泛指人民起义。

4.来10首关于战争的古诗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凉州词 王翰

葡桃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字数达到限制了。。。..

5.关于历史战争的故事、古诗、成语、文章

瞒天过海——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

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

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地方)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

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

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

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一带)。围魏救赵——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

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现在改向亲附赵国,魏惠王不由十分恼火,于是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不到一年时间,庞涓便攻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

邯郸危在旦夕。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齐国求救(此时,赵国与齐国结盟)。

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出计,要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高唐佯攻魏国的军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军。

而大军却绕道直插大梁。庞涓得到魏惠王的命令只得火速返国救援。

魏军为疲惫之师,怎能打过齐国以逸待劳的精锐之师。所以大败。

借刀杀人——刘秀借刀杀李铁 以逸待劳——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

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

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

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

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

陆逊—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

趁火打劫——多尔衮趁乱入关。 声东击西—— 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

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不乱,能自去也。

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东北,遂乘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

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暗度陈仓——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咸阳。

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关中后,逼迫刘邦退出关中。鸿门宴上,刘邦险些丧命。

刘邦此次脱险后,只得率部退驻汉中。为了麻痹项羽,刘邦退走时,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全部烧毁,表示不再返回关中。

其实刘邦一天也没有忘记一定要击败项羽,争夺天下。公元前206年,已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

出征之前,韩信派了许多士兵去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关中守军闻讯,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口要塞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

韩信“明修栈道”的行动,果然奏效,由于吸引了敌军注意力,把敌军的主力引诱到了栈道一线,韩信立即派大军绕道到陈仓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打败章邯,平定三秦,为刘邦统一中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隔岸观火——战国后期,秦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全歼赵军四十万,赵国国内一片恐慌。白起乘胜连下韩国十七城,直逼赵国国都邯郸,赵国指日可破。

赵国情势危急,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向赵王献计,愿意冒险赴秦,以救燃眉。赵王与群臣商议,决定依计而行。

苏代带着厚礼到咸阳拜见应侯范雎,对范雎说:“武安君这次长平一战,威风凛凛,现在又直逼邯郸,他可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我可为您担心呀!您现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将来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

这个人不好相处啊。”苏代巧舌如簧,说得应侯沉默不语。

过了好一会儿,才问苏代有何对策。苏代说:“赵国已很衰弱,不在话下,何不劝秦王暂时同意议和。

这样可以剥夺武安君的兵权,您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范雎立即面奏秦王。

“秦兵劳苦日久,需要修整,不如暂时宣谕息兵,允许赵国割地求和。”秦王果然同意。

结果,赵国献出六城,两国罢兵。 白起突然被召班师,心中不快,后来知道是应侯范雎的建议,也无可奈何。

两年后,秦王又发兵攻赵,白起正在生病,改派王陵率十万大军前往。这时赵国已起用老将廉颇,设防甚严,秦军久攻不下。

秦王大怒,决定让白起挂帅出征。白起说:“赵国统帅廉颇,精通战略,不是当年的赵括可比;再说,两国已经议和,现在进。

6.形容战争惨烈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挚四马,援玉(木包)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九歌·国殇》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7.唐代的古诗,要战争内容的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己亥岁 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前出塞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复京

李商隐

虏骑胡兵一战摧,万灵回首贺轩台。

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8.描写战争的唐诗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 唐·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唐·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杂曲歌辞·出自蓟北门行】 唐·李白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杂曲歌辞·白马篇】 唐·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翦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李陵咏】 唐·王维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老将行】 唐·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吴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兵车行】 唐·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苦战行】 唐·杜甫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

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

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唐·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杂曲歌辞·采桑】 唐 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

长驱千里去,。

9.一九四八年在徐州是什么战争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