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衡阳八大景点有哪些衡阳八大景(2009-02-24 16:56:05) 标签: 杂谈 衡阳是湘南重镇,古称衡州,俗称“雁城”。 这座具有2000余年历史的古城,风景名胜甚多。仅城区内,就有天子坟、回雁峰、来雁塔、禹王古碑、唐窑遗址、石鼓书院等名胜古迹20余处。 向北45公里处,为具有“五岳独秀”之称的南岳。这里群峦叠翠;万木峥嵘,云雾燎绕,泉流不涸,遍布许多名胜古迹,流传很多神话传说,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它是一个具有揽胜、探奇、度假、避暑、敬香拜佛等多功能的旅游区。 此外,衡阳市所辖区内,还有仁瑞寺、王船山故居、罗荣桓元帅故居、江口鸟洲等名胜古迹。 “八景”之名,源于明清之际。 我国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于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来此游览一个多月,并写了一篇《楚游日记》。尔后,陈安又写了《衡阳八景赋》,王船山也对衡阳八景作了很多歌咏之词。 后人把衡阳八景编成了一首七律,诗曰:雁峰烟雨实堪夸石鼓江山锦绣华花药春溪龙现爪岳屏雪岭鸟喧哗朱陵洞内诗千首青草桥头酒百家试看东洲桃浪暖西湖夜放白莲花 雁峰烟雨衡阳八景之冠,在南岳72峰之首--回雁峰下。早在南北朝时期,回雁峰就修起了庵堂寺宇,唐朝建“乘去寺”,清末修建大雄殿、大悲阁、摩云舍、望雁楼。 峰下烟雨池,经年不涸,水气上腾如雾,眺望湘江似带,时隐时现,人景交融,飘飘欲仙。雁峰景色四季宜人,奇花异草,古木嶙石,亭阁回廊,碑石丛林。 春日鸟语花香,夏日林荫蔽日,秋日观江若带,冬日银装素裹。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游历于此,并写下《楚游日记》。 如今展现在眼前的是绿草如茵的广场,广场中央是作为雁城城徽的大雁展翅雕塑。气势磅礴的断崖飞瀑,巧夺天工,烟雨池内水光潋滟。 沿石级登山,“雨花亭”、“晴江亭”、“雁峰寺”、“松风亭”等次第入眼帘,再登“望岳台”,湘、蒸、耒三水汇合处,来雁塔、珠晖塔遥相呼应。环顾四周,“雁廊”、“雁群”、“碑廊”、“观在池”、“听雨轩”、“回雁亭”以及花圃、茶社等景观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石鼓江山位于蒸湘耒水汇合处,悬崖峭壁,几立江中,蔚为壮观。其得名由来说法不一。 《水经注》称:“山势青圆,正类其豉,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晋诗则云:“鸣石含潜响,雷骇九天”。 此山四面环水环境幽静。初唐即在此修建合江亭、绿净阁。 唐宪宗元和年间,李宽曾在此修筑读书庐。宋景佑年间,朝廷在此正式建立书院,赐名“石鼓书院”,为当时全国著名的4大书院之一。 朱熹曾在此讲学。韩愈、文天祥、范成大、徐霞客等都作过诗文,对石鼓风景作过详尽生动的描绘。 石鼓胜迹,几度被战火焚毁,荡然无存。解放后,修缮一新,亭台长廊,景色秀丽。 花药春溪岳屏山又名花药山,位于市城南区岳屏公园内,海拔约100米。相传东晋时有黄、葛二仙炼药于此,后称花药寺,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寺前有春溪井。春时井水流溢,烟雾迷蒙,望之如绘,夏秋辄止,泉水清凉,饮可解暑。 每当日光返照,春溪井内有龙张牙舞爪,故有“花药春溪龙现爪”之说。 岳屏雪鸟岳屏山林木葱茏,百鸟聚集。 春日莺歌燕舞,夏日鸟语花香,秋日群鸟飞翔,待到寒冬来临时,银装素裹,百鸟于岳屏寻食,鸣禽满山,得者引颈而唱,无者悲泣如诉,相争者嘶鸣啼叫,煞是热闹。故有诗云:岳屏雪岭鸟喧哗。 朱陵仙洞位于石鼓山东侧。相传唐天宝年间,董奉先曾在洞内炼丹因而得了仙洞之名。 又传此洞北通南岳与水帘洞(亦名朱陵洞)两洞相连,南岳有道高僧曾借此洞往返衡岳之间,瞬息即到。洞内壁上曾留下了杜甫、韩愈、王夫之等历代名流待作达千首之多,使得朱陵洞以诗名远播三湘。 后因战乱,尤其是日寇的狂轰滥炸,碑文、镌刻多被毁坏。仅留下小洞的残边及洞口上的“朱陵后洞”和“东崖”等残字。 后虽经修整,但难复原貌。然而,作为衡阳八景之一,朱陵洞至今仍令许多游人心驰神往。 青草桥头蒸湘汇合处,石鼓山左侧,横架着青草桥。有桥至今,近800年。 古衡州曾经有驿道6条,为方便来往,南宋淳熙年间,始在青草渡修建木桥。后几度重修。 现在的石桥,系1956年修造。桥头两端店铺鳞次栉比,尤以酒店居多,故有“青草桥头酒百家”之说。 青草桥与石鼓公园、朱陵洞及五一立交桥连成一片景区,吸引着众多游客。 东洲桃浪花江南三月,草长莺飞,柳绿桃红。 湘江中心的东洲,桃花盛开,随风起伏,宛若波涛,就象一只大花篮,浮在奔腾不息的湘江之上。东洲,四面环水,然不管江水如何上涨,却永不淹没。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仙翁驾舟湘江捕鱼,遇狂风,渔舟倾覆,遂成山丘。亦传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兴奋之中,手中金梭滑落湘江,即成东洲。 明代曾建有万寿宫,至今存雕刻精美的碑林。清代在此设船山书院,王船山、彭玉麟都曾在此读书。 西湖白莲西湖位于市区西面,面积数百亩。据考,西湖与衡阳盆地一同诞生。 宋代学者郑向,曾筑室于西湖北岸。其外甥周敦颐,曾就读讲学于此,并写下脍炙人口的《爱莲说》。 后人以周的遗迹,建有西湖书院,废于清康熙年间。后又建莲湖忆院,并建爱莲亭。 夏夜风凉,白莲竞放,故有“西湖夜放白莲花”。 2.衡阳八大景点有哪些衡阳八大景(2009-02-24 16:56:05) 标签: 杂谈 衡阳是湘南重镇,古称衡州,俗称“雁城”。 这座具有2000余年历史的古城,风景名胜甚多。仅城区内,就有天子坟、回雁峰、来雁塔、禹王古碑、唐窑遗址、石鼓书院等名胜古迹20余处。 向北45公里处,为具有“五岳独秀”之称的南岳。这里群峦叠翠;万木峥嵘,云雾燎绕,泉流不涸,遍布许多名胜古迹,流传很多神话传说,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它是一个具有揽胜、探奇、度假、避暑、敬香拜佛等多功能的旅游区。 此外,衡阳市所辖区内,还有仁瑞寺、王船山故居、罗荣桓元帅故居、江口鸟洲等名胜古迹。 “八景”之名,源于明清之际。 我国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于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来此游览一个多月,并写了一篇《楚游日记》。尔后,陈安又写了《衡阳八景赋》,王船山也对衡阳八景作了很多歌咏之词。 后人把衡阳八景编成了一首七律,诗曰:雁峰烟雨实堪夸石鼓江山锦绣华花药春溪龙现爪岳屏雪岭鸟喧哗朱陵洞内诗千首青草桥头酒百家试看东洲桃浪暖西湖夜放白莲花 雁峰烟雨衡阳八景之冠,在南岳72峰之首--回雁峰下。早在南北朝时期,回雁峰就修起了庵堂寺宇,唐朝建“乘去寺”,清末修建大雄殿、大悲阁、摩云舍、望雁楼。 峰下烟雨池,经年不涸,水气上腾如雾,眺望湘江似带,时隐时现,人景交融,飘飘欲仙。雁峰景色四季宜人,奇花异草,古木嶙石,亭阁回廊,碑石丛林。 春日鸟语花香,夏日林荫蔽日,秋日观江若带,冬日银装素裹。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游历于此,并写下《楚游日记》。 如今展现在眼前的是绿草如茵的广场,广场中央是作为雁城城徽的大雁展翅雕塑。气势磅礴的断崖飞瀑,巧夺天工,烟雨池内水光潋滟。 沿石级登山,“雨花亭”、“晴江亭”、“雁峰寺”、“松风亭”等次第入眼帘,再登“望岳台”,湘、蒸、耒三水汇合处,来雁塔、珠晖塔遥相呼应。环顾四周,“雁廊”、“雁群”、“碑廊”、“观在池”、“听雨轩”、“回雁亭”以及花圃、茶社等景观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石鼓江山位于蒸湘耒水汇合处,悬崖峭壁,几立江中,蔚为壮观。其得名由来说法不一。 《水经注》称:“山势青圆,正类其豉,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晋诗则云:“鸣石含潜响,雷骇九天”。 此山四面环水环境幽静。初唐即在此修建合江亭、绿净阁。 唐宪宗元和年间,李宽曾在此修筑读书庐。宋景佑年间,朝廷在此正式建立书院,赐名“石鼓书院”,为当时全国著名的4大书院之一。 朱熹曾在此讲学。韩愈、文天祥、范成大、徐霞客等都作过诗文,对石鼓风景作过详尽生动的描绘。 石鼓胜迹,几度被战火焚毁,荡然无存。解放后,修缮一新,亭台长廊,景色秀丽。 花药春溪岳屏山又名花药山,位于市城南区岳屏公园内,海拔约100米。相传东晋时有黄、葛二仙炼药于此,后称花药寺,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寺前有春溪井。春时井水流溢,烟雾迷蒙,望之如绘,夏秋辄止,泉水清凉,饮可解暑。 每当日光返照,春溪井内有龙张牙舞爪,故有“花药春溪龙现爪”之说。 岳屏雪鸟岳屏山林木葱茏,百鸟聚集。 春日莺歌燕舞,夏日鸟语花香,秋日群鸟飞翔,待到寒冬来临时,银装素裹,百鸟于岳屏寻食,鸣禽满山,得者引颈而唱,无者悲泣如诉,相争者嘶鸣啼叫,煞是热闹。故有诗云:岳屏雪岭鸟喧哗。 朱陵仙洞位于石鼓山东侧。相传唐天宝年间,董奉先曾在洞内炼丹因而得了仙洞之名。 又传此洞北通南岳与水帘洞(亦名朱陵洞)两洞相连,南岳有道高僧曾借此洞往返衡岳之间,瞬息即到。洞内壁上曾留下了杜甫、韩愈、王夫之等历代名流待作达千首之多,使得朱陵洞以诗名远播三湘。 后因战乱,尤其是日寇的狂轰滥炸,碑文、镌刻多被毁坏。仅留下小洞的残边及洞口上的“朱陵后洞”和“东崖”等残字。 后虽经修整,但难复原貌。然而,作为衡阳八景之一,朱陵洞至今仍令许多游人心驰神往。 青草桥头蒸湘汇合处,石鼓山左侧,横架着青草桥。有桥至今,近800年。 古衡州曾经有驿道6条,为方便来往,南宋淳熙年间,始在青草渡修建木桥。后几度重修。 现在的石桥,系1956年修造。桥头两端店铺鳞次栉比,尤以酒店居多,故有“青草桥头酒百家”之说。 青草桥与石鼓公园、朱陵洞及五一立交桥连成一片景区,吸引着众多游客。 东洲桃浪花江南三月,草长莺飞,柳绿桃红。 湘江中心的东洲,桃花盛开,随风起伏,宛若波涛,就象一只大花篮,浮在奔腾不息的湘江之上。东洲,四面环水,然不管江水如何上涨,却永不淹没。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仙翁驾舟湘江捕鱼,遇狂风,渔舟倾覆,遂成山丘。亦传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兴奋之中,手中金梭滑落湘江,即成东洲。 明代曾建有万寿宫,至今存雕刻精美的碑林。清代在此设船山书院,王船山、彭玉麟都曾在此读书。 西湖白莲西湖位于市区西面,面积数百亩。据考,西湖与衡阳盆地一同诞生。 宋代学者郑向,曾筑室于西湖北岸。其外甥周敦颐,曾就读讲学于此,并写下脍炙人口的《爱莲说》。 后人以周的遗迹,建有西湖书院,废于清康熙年间。后又建莲湖忆院,并建爱莲亭。 夏夜风凉,白莲竞放,故有“西湖夜放白莲花”之说。 3.有关“衡阳”的诗句有哪些1、阮郎归(秦观)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 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 衡阳犹有雁传书,彬阳和雁无。 2、归雁二首(杜甫)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 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 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 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 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3、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 重临事异黄丞相, 三黜名惭柳士师。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4、阮郎归(秦观) 湘天风雨破寒初。 深沈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 迢迢清夜徂。乡梦断,旅魂孤。 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 郴阳和雁无。 减字木兰花(魏夫人) 落花飞絮。 杳杳天涯人甚处。欲寄相思。 春尽衡阳雁渐稀。离肠泪眼。 肠断泪痕流不断。明月西楼。 一曲阑干一倍愁。 5、贺新郎 归雁用刘季和韵(朱唏颜 ) 云影低平楚。 看翩翩、离群避暖,去寻孤戌。犹记登楼看瘦字,零落西风无数。 把往事、书将空处。乍别榆关秋梦迥,向江南、睡足菰蒲雨。 天欲暝,雪初絮。江空岁晏衡阳度。 尽冥冥、稻粱谋拙,弋人何慕。行断惊飞悲吊影,谁念嘹风最苦。 算只有、天涯羁旅。莫听城笳迷去翮,被落花、飞絮相萦住。 输海燕,笑迟暮。 4.诗词古文中有哪些关于衡阳和衡山的名句有关衡阳的名句 王勃(唐)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藤王阁序》 杜甫(唐)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无浪语,愁寂故山薇.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毛会建(清) 山到衡阳尽,峰回雁影稀.应怜归路远,不忍更南飞.” 陈宗契(明) “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来第一峰.”——《咏南岳诗》 魏源(清) “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衡岳吟》 韩愈(唐) “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 王安石 刘郎刘郎莫先起,遇酒当歌且欢喜. 船头朝转暮千里,眼中之人吾老矣. 九疑联绵皆相似,负雪崔嵬插花里. 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 行逢二三月,好与雁同来. 雁来人不来,如何不饮令心哀. 莫厌潇湘少人处,谪官樽俎定常开.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 唐明皇 洞府修真客,衡阳念旧居. 将成金阙要,愿奉玉清书. 云路三天近,松溪万籁虚. 犹期传秘诀,来往候仙舆. 司空曙(唐) 白石先生眉发光,已分绀雪饮琼浆. 衣巾半染烟霞气,语笑兼和药草香. 茅洞玉声流暗水,衡山碧色映朝阳. 千年城郭如相问,华表峨峨有夜霜. 柳宗元(唐) 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 林邑东回山似戟,羊可南下水如汤. 兼葭浙沥含秋雾,桔柚玲珑透夕阳. 非是白频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 梅尧臣(宋) 秋鸿整羽翮,去就自因对. 往春南方来,遂止天泉池. 天泉水清此,鸳鸯日追随. 蒲藻岂不乐,江湖信所宜. 今朝风色便,暂向衡阳归. 洞庭蓬叶下,潇湘先客飞. 渚有兰杜美,心无稻粱畀. 罾缴勿尔念,鹰隼宁尔规. 烟波千万里,足以资盘嬉. 峰前想回日,青冥生路岐. 五古 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六月 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 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 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 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养游 零落匪所思 永诀从今始 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 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 握手珠眶涨 关山骞骥足 飞飚拂灵帐 我怀郁如楚 放歌依列嶂 列嶂青且倩 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 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家子 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 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 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 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 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 “衡阳八景”之名,源于明清之际.我国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于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来此游览一个多月,并写了一篇《楚游日记》.尔后,陈安又写了《衡阳八景赋》,王船山也对衡阳八景作了很多歌咏之词.后人把衡阳八景编成了一首七律,诗曰: 雁峰烟雨实堪夸 石鼓江山锦绣华 花药春溪龙现爪 岳屏雪岭鸟喧哗 朱陵洞内诗千首 青草桥头酒百家 试看东洲桃浪暖 西湖夜放白莲花。 5.衡阳有哪八景衡阳风景名胜,见于历代名家诗文的为数甚多。 集于市区、便于游览参观的共有八处,称做“衡阳八景”。“八景”之名,源于明清之际。 我国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于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来此游览一个多月,并写了一篇《楚游日记》。尔后,陈安又写了《衡阳八景赋》,王船山也对衡阳八景作了很多歌咏之词。 后人把衡阳八景编成了一首七律,诗曰: 雁峰烟雨实堪夸 石鼓江山锦绣华 花药春溪龙现爪 岳屏雪岭鸟喧哗 朱陵洞内诗千首 青草桥头酒百家 试看东洲桃浪暖 西湖夜放白莲花 衡阳八景分别是:雁峰,石鼓,花药春溪,岳屏,朱陵洞,草桥,东洲, 西湖。 6.有没有描写衡阳或者南岳衡山的古诗送道士薛季昌还山 唐明皇 洞府修真客,衡阳念旧居。 将成金阙要,愿奉玉清书。 云路三天近,松溪万籁虚。 犹期传秘诀,来往候仙舆。 注:唐明皇(685-762)即唐玄宗李隆基 送曲山人之衡州 唐/司空曙 白石先生眉发光,已分绀雪饮琼浆。 衣巾半染烟霞气,语笑兼和药草香。 茅洞玉声流暗水,衡山碧色映朝阳。 千年城郭如相问,华表峨峨有夜霜。 注:司空曙,唐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寄赠衡州杨使君 唐/李益 湘竹斑斑湘水春, 衡阳太守虎符新。 朝来笑向归鸿道, 早晚南飞见主人。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 唐/柳宗元 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 林邑东回山似戟,羊可南下水如汤。 兼葭浙沥含秋雾,桔柚玲珑透夕阳。 非是白频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 赋秋鸿进刘衡州 宋/梅尧臣 秋鸿整羽翮,去就自因对。 往春南方来,遂止天泉池。 天泉水清此,鸳鸯日追随。 蒲藻岂不乐,江湖信所宜。 今朝风色便,暂向衡阳归。 洞庭蓬叶下,潇湘先客飞。 渚有兰杜美,心无稻粱畀。 罾缴勿尔念,鹰隼宁尔规。 烟波千万里,足以资盘嬉。 峰前想回日,青冥生路岐。 7.跪求 关于衡阳市区景点的文章岳屏公园 岳屏公园在湖南省衡阳市城南,临近市中心,总面积21公顷。因园内有岳屏山而得名。山顶原有撷翠亭,翳隐芳林。清末,设岳屏书院于山顶,1902年后改为清泉官官立高等小学堂和乡村师范学校。山上古代建筑于1944年遭日寇炸毁。抗战胜利后,衡阳市人民修建砖塔于山顶,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现已修饰一新,更名为衡阳解放纪念塔。岳屏东麓有市博物馆,陈列并珍藏历代文物数千件,尤以王船山生平事迹与著述展览闻名。西麓建有动物园,园内有猴山、禽湖、鱼池、猛兽馆等。岳屏山南腰建有旱冰场。还有由大湾塘疏凿成的人工湖——云水池,构筑有亭、台、桥、径、花圃、假山,布局雅致,工艺精湛。 岳屏山上曾有撷翠亭,翳隐芳林。明末中书舍人张同敞题有“岳屏秋碧”于其亭。每当雪后霁阳,鸟立亭檐,雀闹枝头,昔为衡阳八景之一,有“岳亭雪霁鸟喧哗”之句。揣摸当时人烟稀少,百鸟常啁鸣于山林,似是可信。清末,山顶筑有岳屏书院,院后有条巨龙般的外城廊,廊下有报恩寺山麓设有江西会馆。这都成为历史。抗战期间,衡阳成了抗战的英雄城市,岳屏自然也是火中凤凰,所有古迹,付之一炬。光复后,山顶出现一座“衡阳抗战纪念塔”,塔前有二座辅亭,塔的正面由蒋中正题词。解放后,改称“衡阳解放纪念塔”,只是名目之换,为尊重历史,于84年仍恢复其名为“衡阳抗战纪念塔”,并敦请已故主席程星龄题书,塔身加高,辅亭也修饰一新,供人凭吊衡阳抗战阵亡将士。立在山顶四顾,城池街市,一览无余。 岳屏山,从前也称花药山,传说东晋时有黄、葛二仙在山上炼丹。又传为何仙姑亦驻足于此而得名。花药山下,有南宋宝祐五年(公元1257年)始建的光孝报恩寺(即花药寺)。寺庙庄严、雄伟、清幽雅静,为当时衡阳四大佛教丛林之一。寺西有春溪井,水清澄碧,倒现寺上镀金雕龙,水波荡漾,龙形时隐时现,若有若无,誉为“花药春溪龙现爪”,亦是衡阳“八景”之一。该寺的后殿,毁于抗日战火,幸存前殿,也于动乱年代被毁。现古寺荡然无存,地段划归戏校,就近辟有衡阳市儿童游东场所,其上建有动物园,园中有猴山、禽洲、鱼池、猛兽馆,供儿童和游人见识大自然的珍禽异兽,并设有茶馆,供游者一饮。 岳屏山下的原江西会馆旧址,改建成为博物馆,内有王夫子专馆和古物商店,龙年龙展,更是令人瞩目。和博物馆为邻的是花圃,四时八节,有花卉幽兰供人观赏。同博物馆只有一条马路之隔的人工湖,是在大湾塘的基础上疏凿而成的,有一潭名云水池,绕池有一条环行小路,北有湖心亭,亭和湖心岛之间有仿颐和园玉带桥相联,人们可以在湖岛上戏游和小憩。过曲桥、绕回廊,便是类似西湖平湖秋月形的亭榭,上有吊脚茶亭,亭上有楹联:"云岫苍茫堪入画,水波荡漾自成文此联深入浅出,有雅俗共赏之妙。" 整个园林的设计,吸取南北特点,同回雁峰和石鼓公园各有千秋,点缀的亭、台、桥、径、花圃、假山,浑为一体又错落有致。85年新置的园中园,添置奇花草于园中,林木茂密,花卉多姿,曲桥香径可人,楼台亭榭生辉,湖上增设彩色游船和电动游艇,动中有静,所有这些,适应不同层次的人来此游玩,别有佳趣。 徜徉园中,游兴末尽,出南边大门,回眸汉白玉雕石狮栩栩如生,凝目玉白石碑坊上的楹联:"四时佳气来衡岳,十里青山作画屏"细细寻味,此对联甚为工整,勾尾嵌进“岳屏”二字,不仅反映岳屏秀色,也体现作者的别具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