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 遮:遮盖,掩盖。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 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 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 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 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 亦能文。有《诚斋集》。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6. 供:从事,参加。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注释】:①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 菜花——指油菜花。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 ②日长--夏至白昼最长。篱落——篱笆。 曲院风荷 【清】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 夏吟 【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水浒传》中的一首 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2.描写夏至的诗句《夏至》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夏至日作》 年代: 唐 作者: 权德舆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田间杂咏(六首)》 年代: 明 作者: 樊阜 新水涨荒陂,芸芸稻盈亩。 东家及西邻,世世结亲友。 夏至熟黄瓜,秋来酿白酒。 新妇笑嘻嘻,小儿扶壁走。 门口沙溪清,垂垂几株柳。 醉卧梦羲皇,凉风入虚牖。 近说明府清,征徭曾减否? 枣花落靡靡,一犬护柴关。 节序届芒种,何人得幽闲。 蛙鸣池水满,细草生阶间。 刈麦欲终亩,风吹雨过山。 大儿早未饭,叹息农事艰。 豪贵本天命,悠悠不可攀。 3.关于夏至的诗句关于夏至的诗: 1、《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作者: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2、《竹 枝 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4、《夏至日作》 (唐)权德舆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基本介绍: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在北京地区,白昼时数可长达15小时。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4.描写夏至的诗词《思归 时初为校书郎。》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 遂求及亲禄,黾勉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 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 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过嘉兴道中接待寺丁丑十二月赴逮扬州遇雪留》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畴昔留此寺,亦兹腊雪天。 天寒了不异,俯仰十一年。 是时尚守郡,赴逮趋淮壖。 不知坐何事,自省无尤愆。 家有屋几间,亦有数顷田。 书生未甚穷。不忧无酒钱。 事白夏至秋,然后得南旋。 即今身自由,幸已不属官。 客贫一物无,驾此如叶船。 四仆色常饥,况望酣与羶。 家人九霄外,何由致橐饘。 岂不亦念我,逢曲流馋涎。 我非不欲仕,危途畏隮颠。 势虽已窘迫,心终无忧煎。 新岁六十二,白发被两肩。 尚堪屈此膝,跪起贵要前。 访旧非得已,谁当佐腰缠。 尅日可以归,小俟春牛鞭。 5.关于“夏至”的古诗1、《夏至日衡阳郡斋书怀》 朝代:唐朝|作者:令狐楚 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圆。齿发将六十,乡关越三千。 褰帷罕游观,闭合多沉眠。新节还复至,故交尽相捐。 何时羾阊阖,上诉高高天。 作者简介:令狐楚(766或768年—837年12月13日),字壳士,自号白云 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唐代文学家、政治 家、诗人。 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登进士第。唐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后为皇甫镈推荐, 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出为华州刺史,拜河阳节度使。入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宪宗去世,为 山陵使,因亲吏赃污事贬衡州刺史。唐敬宗继位后,又重新提拔他为户部尚书、东都留守、天 平军节度使、吏部尚书,累升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封彭阳郡公。后以山南西道节度使致仕。开 成二年(837年)病逝,年七十二。追赠司空,谥号“文”。累赠太尉。 令狐楚才思俊丽,尤善四六骈文。他常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唱和。其诗“宏毅阔远”,尤长 于绝句。有《漆奁集》一百三十卷,又编有《元和御览诗》。 2、《夏至避暑北池》 朝代:唐朝|作者: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作者简介: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3、《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夕凉恰恰好溪行》 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 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 半路蛙声迎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他作诗20000多首,只有少数传下来。 4、《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5、《和昌英叔夏至喜雨》 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 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 去岁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祷汗交流。 此生未用愠三已,一饱便应哦四休。 花外绿畦深没鹤,来看莫惜下邳侯。 作者简介:同上 6.关于夏至的古诗课后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望 王绩 东皋薄雾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处,云外一声鸡。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 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求几首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越多越好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始知身是太平人:绿树阴浓夏日长:春天剩余之景:春末:林间藤萝缠绕,农历五月半后。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蜃气为楼阁:芳香的花草,慈竹笋如编:合人心意,亦称子母竹,困人天气日初长: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开轩卧闲敞。 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凌空进发,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蛙声作管弦 孟夏:“黄梅时节家家雨。” 日长篱落无人过,淅然云景秋 夏半。 可人。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楼台倒影入池塘,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 慈竹:山光忽西落,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淅、乘凉之景。 欲取鸣琴弹。水晶帘动微风起,恨无知音赏,时已至初夏,浓荫蔽日。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夹路桑麻行不尽。 宋代诗人秦观《纳凉》。散发乘夕凉,草深无处不鸣蛙,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清风无力屠得热:夏季过半:别院深深夏席清:携扙来追柳外凉。感此怀故人。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梦觉流莺时一声:湖山胜处放翁家,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散发乘夕凉,一片云烟:窗:麦收时的气息。 管弦,中宵劳梦想。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开门小立月明中,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箨龙己过头番笋,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 水满有时观下鹭:瓜果浸于寒水之中,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布谷声中夏令新,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有约不来过夜半,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 月明船笛参差起。叹息老来交旧尽,六月徂暑 徂,槐树阴中野径斜:开始。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纷纷红紫已成尘,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夏首:初夏:竹名:象编排起来一样:树的美称。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歇,风定池莲自在香,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正午。 如编。南京 南宋诗人陆游《幽居初夏》,天岂不惜河汉干:盛及而衰,清阴澄夏首 春余,孤花表春余 孤花。 宋·陆游《初夏绝句》,睡来谁共午瓯茶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描写夏天的名句 四月维夏:“谢却海棠飞尽絮,落日着翘飞上山、月上:孟夏。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 荷风送香气:夏初:风吹拂的样子,池月渐东上。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雾气,新雨带秋岚 岚。 花时,石榴开遍透帘明:一枝花,芳草亦未歇 首夏,经过折射,指农历四月:泛指各色花朵。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人困已惧江海竭。 竹深树宻虫鸣处。林萝句,池月渐东上,竹露滴清响,时有微凉只是风:夜热依然午热同。 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雨肥梅子,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黄梅时节家家雨。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 纷纷红紫已成尘,农历四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水精帘动微风起,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代诗人杨万里《夏夜追凉》。 宋代诗人苏舜钦《夏意》。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开轩纳微凉 轩,青草池塘处处蛙。 蜃气,木笔犹开第一花:花开之时,也称为海市蜃楼,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树阴满地日当午:岩上的泉水瀑布,满架蔷薇一院香,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 春余,画桥南畔倚胡床。 宋代诗人王令《暑旱苦热》,楼台倒影入池塘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 8.关于夏至的诗词竹 枝 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夏至日作 (唐)权德舆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唐)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夏至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夏至 (宋)范成大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逾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