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砚台的句子有谁知道一些赏砚台的诗词,句子江城子(饯黄魁) 朝代:宋代 作者:洪适 当年提笔上词坛。琢琅玕。涌波澜。晁董声名,一日满人间。底事远烦骐骥足,梅岭外,砚台边。 元戎倾盖有余欢。酒杯宽。语离难。只恐江边,明日起青翰。暂去平分风与月,迎细札,步金銮。 偶诗五首 朝代:唐代 作者:司空图 闲韵虽高不炫才,偶抛猿鸟乍归来。 夕阳照个新红叶,似要题诗落砚台。 芙蓉骚客空留怨,芍药诗家只寄情。 谁似天才李山甫,牡丹属思亦纵横。 贤豪出处尽沉吟,白日高悬只照心。 一掬信陵坟上土,便如碣石累千金。 声貌由来固绝伦,今朝共许占残春。 当歌莫怪频垂泪,得地翻惭早失身。 中宵茶鼎沸时惊,正是寒窗竹雪明。 甘得寂寥能到老,一生心地亦应平。 2.关于砚台的诗句【名称】墨梅 【年代】元朝 【作者】王冕 【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我家洗砚池⑵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⑶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⑷满乾坤⑸。 注:部分教材上: 原文: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意思相同。 注释译文 【注释】 ⑴墨梅:颜色艳丽的梅花。 ⑵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⑶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⑷清气:清香的气味。 ⑸乾坤:天地。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树, 花开朵朵,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是多么的好, 只要留下充满天地的清香之气。 作品中心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清高,鄙视流俗的精神。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颜色艳丽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作者简介 王冕 (1287~1359)元末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梅翁等。诸暨(今属浙江)人。王冕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有《竹斋诗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 3.描写砚台的句子有哪些1.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 —— 清 · 郑板桥《沁园春·恨》 2.一砚梨花雨 —— 宋 · 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3.拂砚轻冰散,开尊绿酎浓 —— 唐 · 李商隐《乐游原》 4.就砚旋研墨 —— 宋 · 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5.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 唐 · 李白《冬日归旧山》 6.砚水池先冻,窗风酒易消 —— 唐 · 温庭筠《雪二首》 7.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 唐 · 周贺《冬日山居思乡》 8.杜陵折柳狂吟,砚波尚湿红衣露 —— 宋 · 吴文英《水龙吟·寿梅津》 9.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 唐 · 贾岛《戏赠友人》 10.闲几砚中窥水浅,落花径里得泥香 —— 唐 · 郑谷《燕》 11.几砚昔年游,于今成十秋 —— 宋 · 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12.看半砚蔷薇,满鞍杨柳 —— 宋 · 文天祥《齐天乐·庆湖北漕知鄂州李楼峰》 13.透窗疑漏网,落砚似流泉 —— 唐 · 李远《咏壁鱼》 14.觅得归来临几砚 —— 宋 · 李之仪《蝶恋花·为爱梅花如粉面》 15.一池砚水太平洋 —— 现代 · 于右任《浣溪沙 寿张大千先生六十》 16.清诗未就冰生砚 —— 宋 · 苏轼《蝶恋花·密州冬夜文安国席上作》 4.描写砚的古诗词1、就砚旋研墨 宋 晏几道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2、砚温融冻墨 唐 白居易 《青毡帐二十韵》 3、印朱沾墨砚 唐 姚合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4、穷砚墨 金 段克己 《鹧鸪天·七字骊珠句法豪》 5、未暇开轩砚墨中 宋 苏轼 《寄子由》 6、苍砚有池残墨在 宋 陆游 《九月十一日疾小间夜赋》 7、墨试小螺看斗砚 宋 陆游 《入梅》 8、古砚微凹聚墨多 宋 陆游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 9、墨丸入砚细无声 宋 陆游 《掩户》 10、涤砚滩头无渍墨 宋 陆游 《幽居述事》 11、洗砚鱼吞墨 宋 魏野 《书逸人俞太中屋壁》 12、翻云为墨海为砚 宋 白玉蟾 《笔架山》 13、洗砚去残墨 宋 苏辙 《初发嘉州》 14、砚乾笔秃墨糊涂 宋 陈垓 《绝句》 15、落花满砚慵磨墨 宋 方回 《春半久雨走笔五首》 16、墨云胶冻砚 宋 顾逢 《再过悟竹庭房》 17、磨墨见砚穿 宋 李复 《病目》 18、铁砚三升墨 宋 刘克庄 《林贡士哀诗》 19、自涤砚砖闲试墨 宋 潘玙 《小窗》 20、未乾宫砚墨 宋 强至 《仁宗皇帝挽歌辞四首》 21、起来磨墨花盈砚 宋 项安世 《睡起》 22、砚润浮残墨 宋 许庚 《句》 23、吟砚谁濡墨 宋 薛嵎 《哭瓢饮陈子在》 24、磨墨倾砚滴 宋 张耒 《书初凉夜至将晓:{灵寿寺作}》 25、诗忙渴砚酒磨墨 宋 张镃 《戏题》 26、砚墨如仇冠 宋 赵立夫 《谢刘潜夫寄示诗卷》 27、墨晕生冰砚影寒 宋 赵汝绩 《韩仲和墨竹》 28、墨花香入砚 宋 赵善信 《车略院书怀》 29、砚呵磨墨冻 宋 赵与东 《次韵方万里寒甚送酒》 30、韦布当磨铁砚墨 宋 郑清之 《静乐用元韵为劝学之什再和》 31、砚浴珍材躬试墨 宋 朱翌 《湘江亭别程干》 32、砚冰呵墨印开封 明 李东阳 《院中即事》 33、砚墨衮衮翻群鸦 明 宋濂 《次刘经历韵》 5.形容砚台的句子七律 酬张枚大兄惠赠澄泥砚 君惠赠自情长,从此珍藏砚一方。 润泽澄泥濡紫笔,论交潘陆尽华章。 幸哉来日茶烹雪,误却初春锥处囊。 歌凤接舆知世运,北窗高卧任炎凉。 黄庭坚诗题澄泥砚 北宋时,大书法家黄庭坚与名人何书铭有隙。唐宋盛行墓志,何生前写好铭文,想让黄庭坚在其死后为其撰书,病危时嘱咐其子,把其珍藏多年的一块铜雀台瓦送给黄庭坚,待黄收下后再明其意。因三国时曹操建造铜雀台的瓦是用澄泥制作的,后人用来做砚不伤笔、不渗水、易发墨。至北宋传世甚少,当时文人雅士对此钟情有加。何书铭死后,其子遵父遗言而行,黄庭坚看到铜雀台瓦后,视若拱璧,欣然为何书铭写了墓志。后来黄庭坚把此瓦制成砚台,并为其作铭镌刻于砚背,其铭曰: 邺城宫殿已荒凉, 依旧山川半夕阳, 古瓦凿成今日砚, 待教人世写兴旺。 清乾隆御铭题刻诗文,山水,浮雕福寿龙纹澄泥砚.砚身前端所刻文字内容为 清乾隆御铭臣董诰 幽人得天趣, 竹室在山间, 永怀当盛世, 所乐在人和. 子瞻见许骊山澄泥砚 作者:苏辙 朝代:宋 长安新砚石同坚,不待书求遂许颁。岂必魏人胜近世,强推铜雀没骊山。寒煤舒卷开云叶,清露沾流发涕潸。早与封题寄书案,报君湘竹笔身斑。 次韵和子由欲得骊山澄泥砚 【作者:苏轼】 【年代:宋朝\代】 【诗文】: 举世争称邺瓦坚,一枚不换百金颁。 岂知好事王夫子,自采临潼绣领山。 经火尚含泉脉暖,吊秦应有泪痕潸。 封题寄去吾无用,近日従戎拟学班。 6.描写砚的古诗词1、就砚旋研墨宋晏几道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2、砚温融冻墨唐白居易 《青毡帐二十韵》3、印朱沾墨砚唐姚合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4、穷砚墨金段克己 《鹧鸪天·七字骊珠句法豪》5、未暇开轩砚墨中宋苏轼 《寄子由》6、苍砚有池残墨在宋陆游 《九月十一日疾小间夜赋》7、墨试小螺看斗砚宋陆游 《入梅》8、古砚微凹聚墨多宋陆游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9、墨丸入砚细无声宋陆游 《掩户》10、涤砚滩头无渍墨宋陆游 《幽居述事》11、洗砚鱼吞墨宋魏野 《书逸人俞太中屋壁》12、翻云为墨海为砚宋白玉蟾 《笔架山》13、洗砚去残墨宋苏辙 《初发嘉州》14、砚乾笔秃墨糊涂宋陈垓 《绝句》15、落花满砚慵磨墨宋方回 《春半久雨走笔五首》16、墨云胶冻砚宋顾逢 《再过悟竹庭房》17、磨墨见砚穿宋李复 《病目》18、铁砚三升墨宋刘克庄 《林贡士哀诗》19、自涤砚砖闲试墨宋潘玙 《小窗》20、未乾宫砚墨宋强至 《仁宗皇帝挽歌辞四首》21、起来磨墨花盈砚宋项安世 《睡起》22、砚润浮残墨宋许庚 《句》23、吟砚谁濡墨宋薛嵎 《哭瓢饮陈子在》24、磨墨倾砚滴宋张耒 《书初凉夜至将晓:{灵寿寺作}》25、诗忙渴砚酒磨墨宋张镃 《戏题》26、砚墨如仇冠宋赵立夫 《谢刘潜夫寄示诗卷》27、墨晕生冰砚影寒宋赵汝绩 《韩仲和墨竹》28、墨花香入砚宋赵善信 《车略院书怀》29、砚呵磨墨冻宋赵与东 《次韵方万里寒甚送酒》30、韦布当磨铁砚墨宋郑清之 《静乐用元韵为劝学之什再和》31、砚浴珍材躬试墨宋朱翌 《湘江亭别程干》32、砚冰呵墨印开封明李东阳 《院中即事》33、砚墨衮衮翻群鸦明宋濂 《次刘经历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