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屈原”写的端午节的诗歌屈原代表作 《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但是每首都很长 估计你三分钟读不完,建议选一部分来读!一下是离骚! 其他写不上去了,太长了 离骚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 ,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 朕皇考曰伯庸。 我的父亲字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 惟庚寅吾以降。 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 皇览揆余初度兮, 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 肇锡余以嘉名: 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 名余曰正则兮, 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 字余曰灵均。 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 又重之以修能。 我不断加强自已的修养。 扈江离与辟芷兮, 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 纫秋兰以为佩。 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昔三后之纯粹兮, 从前三后公正德行完美, 固众芳之所在。 所以群贤都在那里聚会。 杂申椒与菌桂兮, 杂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 岂惟纫夫蕙茝! 岂止联系优秀的茝和蕙。 汩余若将不及兮, 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 恐年岁之不吾与。 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朝搴阰之木兰兮, 早晨我在山坡采集木兰, 夕揽洲之宿莽。 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 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 春与秋其代序。 四季更相代替变化有常。 惟草木之零落兮, 我想到草木已由盛而衰, 恐美人之迟暮。 害怕君王逐渐衰老。 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 何不改乎此度也? 为何还不改变这些法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 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 来吾道夫先路! 来呀,让我在前引导开路! 以上是第一部分:叙述诗人家世出身,生辰名字,以及自已如何积极自修,锻炼品质和才能 彼尧舜之耿介兮, 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直, 既遵道而得路。 他们沿着正道登上坦途。 何桀纣之猖披兮, 夏桀殷纣多么狂妄邪恶, 夫唯捷径以窘步。 贪图捷径落得走投无路。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结党营私的人苟安享乐, 路幽昧以险隘。 他们的前途黑暗而险阻。 岂余身之惮殃兮, 难道我害怕招灾惹祸吗, 恐皇舆之败绩! 我只担心祖国为此覆灭。 忽奔走以先后兮, 前前后后我奔走照料啊, 及前王之踵武。 希望君王赶上先王脚步。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你不深入了解我的忠心, 反信谗以齌怒。 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发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我早知道忠言直谏有祸, 忍而不能舍也。 原想忍耐却又控制不住。 指九天以为正兮, 上指苍天请他给我作证, 夫唯灵修之故也。 一切都为了社稷的缘故。 初既与余成言兮, 你以前既然和我有成约, 后悔遁而有他。 现另有打算又追悔当初。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我并不难于与你别离啊, 伤灵修之数化。 只是伤心你的反反复复。 以上是第二部分:诗人在实现自已政治理想的过程中遭遇到的挫折。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 我已经栽培了很多春兰, 又树蕙之百亩。 又种植香草秋蕙一大片。 畦留夷与揭车兮, 分垄培植了留夷和揭车, 杂杜衡与芳芷。 还把杜衡芳芷套种其间。 冀枝叶之峻茂兮, 我希望他们都枝繁叶茂, 愿竢时乎吾将刈。 等待着我收获的那一天。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 它们枯萎死绝有何伤害, 哀众芳之芜秽。 使我痛心的是它们质变。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 大家都拼命争着向上爬, 凭不厌乎求索。 利欲熏心而又贪得无厌。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 他们猜疑别人宽恕自已, 各兴心而嫉妒。 他们勾心斗角相互妒忌。 忽驰骛以追逐兮, 急于奔走钻营争权夺利, 非余心之所急。 这些不是我追求的东西。 老冉冉其将至兮, 只觉得老年在渐渐来临, 恐修名之不立。 担心美好名声不能成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早晨我饮木兰上的露滴, 夕餐秋菊之落英。 晚上我用菊花残瓣充饥。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只要我的情感坚贞不移, 长顑颔亦何伤。 形销骨立又有什么关系。 揽木根以结茝兮, 我用树木的根结成茝草, 贯薜荔之落蕊。 再把薜荔花瓣穿在一起。 矫菌桂以纫蕙兮, 我拿菌桂枝条联结惠草, 索胡绳之纚纚。 胡绳搓成绳索又长又好。 謇吾法夫前修兮, 我向古代的圣贤学习啊, 非世俗之所服。 不是世间俗人能够做到。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 我与现在的人虽不相容, 愿依彭咸之遗则。 我却愿依照彭咸的遗教。 以上是第三部分:在诗人的政治生涯中遭遇挫折之后,不退缩不气馁,兴办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但在“众皆竞进以贪婪”的环境中,群芳芜秽了——这是诗人遭遇到第二次挫折,但诗人自已依旧积极自修,依照彭咸的遗教去做。 长太息以掩涕兮, 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 哀民生之多艰。 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已, 謇朝谇而夕替。 早晨进谏晚上又丢官。 既替余以蕙纕兮, 他们攻击我佩戴惠草啊, 又申之以揽茝。 又指责我爱好采集茝兰。 亦余心之所善兮, 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 虽九死其犹未悔。 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 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 终不察夫民心。 他始终不体察我的心情。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那些庸人妒忌我的丰姿, 谣诼谓余以善淫。 造谣诬蔑说我妖艳好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 庸人本来善于投机取巧, 偭规矩而改错。 背弃规矩而又。 2.关于端午的诗句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 刘禹锡《竞渡曲》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文秀《端午》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 宋祁《屈原祠》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 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 苏轼《屈原塔》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宋 苏轼《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3.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浣溪沙》【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阳采撷》【宋】许文通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已酉端午》【元】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七律 • 端午》【现代】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4.描写端午节的诗句一首1. 送上两首,请任选: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端午日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2. 节日简介: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自古便有食粽、饮雄黄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5.端午节的诗句 古诗 屈原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____边贡《午日观竞渡》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____赵蕃《端午三首》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____张耒《和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____贝琼《已酉端午》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____卢肇《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____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____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6.端午节古诗名句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 刘禹锡《竞渡曲》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文秀《端午》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 宋祁《屈原祠》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 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 苏轼《屈原塔》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宋 苏轼《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宋 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 张耒《和端午》 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宋 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宋 黄裳《喜迁莺 端午泛湖》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宋 晁补之《永遇乐 端午》 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 ——宋 陈与义《临江仙》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宋 杨无咎《齐天乐 端午》 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 菖蒲角黍家家节。 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 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 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 ——宋 赵长卿《醉落魄 重午》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宋 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 钗头双荔枝。 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 相思十二时。 ——宋 李石《长相思 重午》 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 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 ——宋 高箸《重午怀旧》 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 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 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 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 ——宋 卢祖皋《小龙吟 淮西重午》下阕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志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 谁言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宋 刘克庄《贺新郎 端午》 餐菊饮朝露,平生不啜 。 与龙争角黍,无乃谤湘累。 ——宋 刘克庄《乙卯端午》其一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7.关于屈原写的诗句六首01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02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一十五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宋·梅尧臣) 信谗多见逐,伐国岂无仁。 屈子行江畔,昭王问水滨。包茅曾责贡,香草自持纫。 莽苍山川在,渔歌属野人。03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04屈原七言绝句 押真韵 (宋)张耒 楚国茫茫尽醉人,独醒惟有一灵均。 哺糟更遣从流俗,渔父由来亦不仁。05感遇二十五首 其七(宋·张耒) 怀王弃屈子,憔悴楚江湄。 终然葬鱼腹,终古耀文词。千年洛阳客,作赋不无讥。 谓当弃之去,览德乃下之。君臣本大伦,当以恩义持。 如皆轻合散,是与涂人夷。灵均岂愿沉,深意实在兹。 傅怀终泣死,何亦拳拳为。06渔父词七首(录一) 〔宋〕王 谌 一 离骚读罢怨声声,曾向江边问屈平。 醒还醉,醉还醒,笑指沧浪可濯缨。07梦中江行过乡豪家赋诗二首既觉犹历历能记也 〔宋〕陆游 蒲席乘风健,江潮带雨浑。 树余梢缆迹,崖有刺篙痕。酒酹湘君庙,歌招屈子魂。 客途嗟草草,无处采芳荪。08楚城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宋〕陆游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09屈平庙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宋·陆游) 委命仇雠事可知,章华荆棘国人悲。 恨公无寿如金石,不见秦婴系颈时。10哀郢七言律诗 押阳韵 (宋·陆游)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 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 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11重午和巩教授韵 〔宋〕【姜特立】 屈子沈渊日,年年旧俗忙。 佳人夸彩缕,稚子竞新裳。铙鼓喧渔步,杯盘列象床。 山翁独无事,燕坐只焚香。12与秦少章题汉江远帆五首 其四 五言绝句 押元韵 (宋·晃冲之) 江山起莫色,草木敛余昏。 谁感离骚赋,丹青吊屈原。13端午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 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 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 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 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 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14湘潭道中赠送丁碧眼相士 (宋·文天祥) 自诡衡山道士孙,至今句法有轩辕。世人未见题尧庙,尽把昌黎作寓言。 收拾衡云作羽衣,便如屈子远游归。离骚忘却题天柱,为立斜阳问翠微。 15杂咏一百首·巫咸(宋·刘克庄) 五言绝句 押元韵 列书诧知死,楚些说招魂。尚莫窥壶子,安能返屈原。 16杂咏一百首·屈原(宋·刘克庄) 五言绝句 押豪韵 芈姓且为虏,累臣安所逃。不能抱祭器,聊复著离骚。 17湘潭道中即事二首 其二(宋·刘克庄) 押元韵 傩鼓咚匝庙门,可怜楚俗至今存。屈原章句无人诵,别有山歌侑佳尊。 18九叠(宋·刘克庄)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名见商书又见诗,畹兰难拟况江蓠。灵均苦要群芳聚,却怪骚中偶见遗。 19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宋·吴芾) 乔木千寻,竟困斧柯。屈原特立,终陨汨罗。 水行地中,尚值坳窊。纵如贾谊,犹滞长沙。 20屈原祠(宋·宋祁)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楚江南望见脩门,灵鼓声沈蕙卷樽。五日长蛟虚望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贾谊扬生成感后,沈沙投阁两衔冤。 21屈原(宋·宋庠)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司命湘君各有情,九歌愁苦荐新声。如何不救沈江祸,枉解堂中许目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