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桐乡的诗句5句 急桐乡乌镇 文/采薇人 泊船石阶旁, 疑是到吴江。 旧瓦青苔绿, 老屋木色黄。 寻亲皆陌样, 揽桥暗神伤。 何藏米酒肆? 老叟指灯幌。 踉步青石巷, 枕水梦故乡。 但得三霄醉, 醒来一身香。 要不描写乌镇 江南水乡展旖旎 屋衍风铃声悦耳 小桥蕴涵古城貌 青石幽雅怡心矣 江南水乡展旖旎 屋衍风铃声悦耳 小桥蕴涵古城貌 青石幽雅怡心矣 2.关于桐乡的诗(三首)(一)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赏析】 皇佑二年(1050)秋天,诗人从故乡江西临川赴杭州,途经弋阳,写下这首诗。 这时的诗人正患着病,身体十分虚弱,诗中提到了这一点,所谓“病中最觉风露早”,写出了病中行役又值晚秋夜寒切肤透骨的感觉。全诗以客行为线索,从乡思到忧时,既贯穿一气,又推转变化。 前半写景,感觉真切,后半抒情,笔力充沛,是王安石七律中的上乘之作。 (二)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赏析】 嘉佑五年(1060),王安石出使辽国,临行前与妹妹话别,写下了这首诗。 多年来,王安石仕履匆匆,其妹也随夫远宦,两人离多会少,此番又是短聚,也不知后会何期。诗人只把这番情景娓娓道来,言语浅显寻常,道出了兄妹间真挚而又亲切的感情。 “草草”一联写相聚闲聊的情景,最为亲切生动,十分感人。 (三) 送吴龙图知江宁 王安石 才高明主睠方深,属郡闻风自革心。 闾里不须多按治,山川从此数登临。 茅檐坐隔云千里,柏垄初抽翠一寻。 东望泫然知有寄,但疑公岂久分襟。 (四) 安丰张令修芍陂 王安石 桐乡振廪得周旋,芍水修陂道路传。 日想僝功追往事,心知为政似当年。 鲂鱼鱍鱍归城市,粳稻纷纷载酒船。 楚相祠堂仍好在,胜游思为子留篇 (五) 送刘贡父赴秦州清水 王安石 刘郎高论坐嘘枯,幕府调胹用绪余。 笔下能当万人敌,腹中尝记五车书。 闻多望士登天禄,知有名臣荐子虚。 且复弦歌穷塞上,只应非晚召相如。 (六) 和祖仁晚过集禧观 王安石 妍暖聊随马首东,春衫犹未著方空。 烟霞送色归瑶水,山木分香绕阆风。 壮发已输尘外绿,衰颜漫到酒边红。 日斜归去人间世,却记前游似梦中 (七) 登宝公塔 王安石 倦童疲马放松门,自把长筇倚石根。 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 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 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 (八) 酬吴仲庶小园之句 王安石 旧年台榭扫流尘,职闭朱门岁又新。 花影隙中看袅袅,车音墙外去辚辚。 相逢岂少佳公子,一醉何妨薄主人。 只向东风邀载酒,定知无奈帝城春。 (九)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王安石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会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十) 乙未冬妇子病至春不已 王安石 天旋无穷走日月,青发能禁几回首。 儿呻妇叹冬复春,强欲笑歌难发口。 黄卷幽寻非贵嗜,藜床稳卧虽贫有。 二物长乖亦可怜,一生所得犹多苟。 (十一) 陶缜菜示德逢 王安石 江南种菜漫阡陌,紫芥绿菘何所直。 陶生画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黄金百。 北山老圃不外慕,但守荒畦斸荆棘。 陶生养目渠养腹,各以所能为物役。 (十二) 示四妹 王安石 孟光求嬁得梁鸿,无下相随不讳穷。 卓荦才名今日事,萧条门巷古人风。 五噫尚与时多忤,一笑兼忘我屡空。 六月尘沙不札贷,泫然搔首又西东。 (十三) 登越州城楼 王安石 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长家山水国。 可怜客子无定宅,一梦三年今复北。 浮云缥缈抱城楼,东望不见空回头。 人间未有归耕处,早晚重来此地游。 (十四) 寄致政吴虞部 王安石 白鸥生意在沧波,不为风尘有网罗。 年抵冯唐初未半,才方疏广岂能多。 孤清楚国知谁继,遗爱郴人想共歌。 嗟我欲归宜未晚,雪舟乘兴会相过。 参考资料: /scwk/rw/was.htm。 3.描写嘉兴的诗句嘉兴古代诗人以风土人情作为诗歌创作题材的,最早是宋代张尧同的《嘉禾百咏》,之后又有明代许恂如的《秀州百咏》等,至朱彝尊的《鸳鸯湖棹歌》,始蔚为大观,且流风遗韵绵延数百年不绝,在嘉兴诗坛上形成一个特殊的流派。 “鸳湖四百棹歌外,国际歌声入九陔”。从郭沫若的这两句诗就说明《鸳鸯湖棹歌》的名气了。 朱彝尊《棹歌》一出,和者甚多,受其影响,运用民歌创作手法的"棹歌体诗歌"大量出现,与《鸳鸯湖棹歌》相辉映。各诗的注文,保留了大量的古迹、传说、物产、风俗的资料,具有很高的地方史文献价值。 棹歌体诗作前后见于著录的有以下数十家: 《嘉禾百咏》 宋张尧同(嘉兴) 《秀州百咏》 明许恂如(嘉兴) 《梅家荡棹歌》 明朱国祚(嘉兴) 《武塘揽胜》八十八首 明孙东溪(嘉善) 《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朱彝尊(秀水) 和《鸳鸯湖棹歌》八十八首 清谭吉璁(嘉兴) 续和《鸳鸯湖棹歌》三十首 清谭吉璁(嘉兴) 《鸳鸯湖棹歌》 清钮世楷(秀水) 《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李震 续《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朱麟应(秀水) 《鸳鸯湖棹歌》三十首 清姚晋锡(嘉兴) 《鸳鸯湖竹枝词》五十章 清沈宗良(嘉兴) 《嘉禾续古百咏》 清徐发(嘉兴) 《禾中杂吟》 清周宣猷 《禾事杂吟》 清褚凤祥(嘉兴) 《双湖杂咏》 清俞汝言(秀水) 《汉塘棹歌》一卷 清沈宗道(嘉兴) 《龙山棹歌》百十首 清徐昭(嘉兴) 《鸳湖棹歌》一卷 清吴高增辑(嘉兴) 《钟溪竹枝词》 清盛宗楷(嘉兴) 《钟溪棹歌》 清沈步青(嘉兴) 《菱塘棹歌》百首 清张千里(嘉兴) 《幽湖百咏》 清沈涛(嘉兴) 《海上竹枝词》 清朱文炳(嘉兴) 《闻川怀古诗杂咏》 清王明福(嘉兴) 《梅花溪棹歌》百首 清姚驾鳌(嘉兴) 《玉溪渔唱百咏》 清朱岳宗(嘉兴) 《南湖百咏》 清吴萃恩(嘉兴) 《闻川缀旧诗》 清唐佩金(嘉兴) 《魏塘百咏》 清陆跃庵(嘉善) 《魏塘纪胜》(正续二卷) 清曹慈山(嘉善) 《魏塘竹枝词》百首 清钱云帆(嘉善) 《魏塘竹枝词》百首 清周野东(嘉善) 《风泾竹枝词》 清蔡秋澄(嘉善) 《魏塘竹枝词》百二十首 清孙燕昌(嘉善) 《魏塘竹枝词》百首 清曹信贤(嘉善) 《城南樵唱》百首 清顾福仁(嘉善) 《平川棹歌》五十八首 清徐涵(嘉善) 《斜塘竹枝词》百 清柯兰锜(嘉善) 《斜塘竹枝词》百 清柯万源(嘉善) 《斜塘竹枝词》百 清倪以埴(嘉善) 《平川棹歌》百二十首 陆炳琦(嘉善) 和《鸳鸯湖棹歌》一卷 清曹伟谟(平湖) 《鹦鹉湖棹歌》百咏 清陆增(平湖) 《盐溪渔唱》 清周光瑞(平湖) 《当湖百咏》 清释源衍(平湖) 《当湖竹枝词》百首 清陆拱斗(平湖) 《东湖棹歌》百首 清冯应泰(平湖) 《乍浦竹枝词》百首 清王文海(平湖) 《乍浦纪事诗》 清卢奕春(平湖) 《泖水乡歌》 清俞金鼎(平湖) 《清溪竹枝词》 清张嘉钰(平湖) 和《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陆以諴(海盐) 和《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张燕昌(海盐) 《海上竹枝词》百首 清黄钖蕃(海盐) 《武原竹枝词》 清朱恒(海盐) 《冶塘棹歌》百首 清陈沄(桐乡) 《鸳鸯湖棹歌》百首 清吕坤(桐乡) 《新溪棹歌》百二十首 清郑镰(桐乡) 《双溪棹歌》百首 清岑徐熺(桐乡) 《语溪棹歌》二十四首 清胡漟(桐乡) 《乌青两镇新竹枝词》(三卷稿本) 清王选青(桐乡) 《双溪竹枝词》 清施曾锡(桐乡) 《明清竹枝词》 清倪大宗(桐乡) 《嘉禾百咏》 清濮启元(桐乡) 《谷湖百咏》 清张凤纶(海宁) 《花溪竹枝词》一卷 清董皓(海宁) 《黄湾竹枝词》 清王霖(海宁) 《金坛竹枝词》一卷 清沈之(海宁) 补谭吉璁和《鸳鸯湖棹歌》二十六首 (稿本) 现代朱大可(嘉兴) 《洲东杂咏》 现代陶元镛(嘉兴) 《蔬果百咏》 现代郑之章(嘉兴) 《新溪棹歌》(稿本) 现代郑之章(嘉兴) 《塘东樵唱》百首 现代李正墀(嘉善) 《柳溪竹枝词》百五十首 现代周斌 (嘉善) 和《鸳鸯湖棹歌》二百首(稿本) 当代庄一拂(嘉兴) 和《鸳鸯湖棹歌》二百首(稿本) 当代沈如菘(嘉兴) 和《鸳鸯湖棹歌》二百首(稿本) 当代吴藕汀(嘉兴) 《乍浦纪事诗》百十四首(稿本) 当代许白凤(平湖) 《平川棹歌》百首 当代李钟奇(嘉善)。 4.描写嘉兴的诗句和世弼中秋月咏怀广文官舍非吏曹,况得数子发嘉兴。 送陆员外赴潮州今朝永嘉兴,重见谢公游。春游芳辰信可尚,嘉兴惜无寓。 嘉兴县内池阁指画应心成,周回气象清。床前沙鸟语,案下锦鳞惊。 细柳风吹旋,新荷露压倾。微芳缘岸落,迸笋入波生。 舴艋舟中醉,莓苔径上行。高人莫归去,此处胜蓬瀛。 嘉兴寒食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回。唯有县前苏小小,无人送与纸钱来。 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穷年路岐客,西望思茫茫。积水曾南渡,浮云失旧乡。 海边寻别墅,愁里见重阳。草露荷衣冷,山风菊酒香。 独谣看坠叶,远目遍秋光。更羡登攀处,烟花满练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