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五代十国的诗句

1.求五代十国中各帝王的诗词,非常感谢

孟昶,后蜀的后主 《避暑摩诃池上作》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

帘开明月独窥人, 欹枕钗横云鬓乱。起来琼户寂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王衍 ,前蜀的后主 《醉妆词 》 这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

那边走,这边走,莫厌金杯酒。 钱镠,吴越国创建者 《筑塘》 天分浙水应东溟,日夜波涛不暂停。

千尺巨堤冲欲裂,万人力御势须平 《巡衣锦军制还乡歌》 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碧天朗朗兮爱日晖。 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远来兮相追随。

家山乡眷兮会时稀,今朝设宴兮觥散飞。 斗牛无孛兮民无欺,吴越一王兮驷马归。

《句》 须将一片地,付与有心人。 黄河信有澄清日,后代应难继此才。

传语龙王并水府,钱塘借与筑钱城。 《没了期歌》 没了期,没了期,营基才了又仓基。

没了期,没了期,春衣才了又冬衣。 上面兄弟说的李存勖也善于写词,另外他侄子秦王李从荣写的也不错。

总体来看,五代帝王武夫较多,能写诗词真的是少数了,传世的更少,而且基本上都是亡国之君。 下面是一个目录随便,看看吧,按图索骥,因为实在是整理写起来太累了,而且写的大多不好。

有空再说。 后唐庄宗李存勖:词三首。

南唐烈祖李昪:一首。 吴越王钱镠:十八首。

著名的有:《筑塘》。 吴越文穆王钱元瓘:二首。

吴越忠献王钱弘佐:三首。 闽王王昶:一首。

前蜀高祖王建:一首。 南唐中主李璟:诗作一首、词作四首。

南唐后主李煜:诗十八首;词三十多首。著名的主要有《虞美人》等。

=================================================== 又搜来一个 吴越国王钱俶 诗寄赠 四明宝云通法师 海角复天涯 形分道不赊 灯青读圆觉 香暖顶袈裟 戒比珠无颣 心犹镜断瑕 平生赖慈眼 南望一咨嗟 其一 相望几千里 旷然违道情 自兹成乍别 疑是隔浮生 得旨探玄寂 无心竞利名 茆斋正秋夜 谁伴诵经声 ----------------------- 再补 王衍 《甘州词》 画罗衫子画罗裙,能结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

可惜许,流落在风尘。 ---------------- 继续补 钱元瓘 吴越文穆王 《送十七哥》 莫记年华隐水中,忽於此日(者见)灵踪。

三天瑞气标金相,五色龙光俨圣容。节届初秋兴典教,时当千载庆遭逢。

仙冠羽服声清曲,共引金台入九重。 钱弘佐 吴越忠献王 《佳辰小讌寄越州七弟湖州八弟》 角黍佳辰社稷宁,灵和开讌乐群英。

樽前只少鴒原会,百里江城隔二城。 《谒宝塔回赐僧录》 佛日辉光最有灵,真身宝塔镇吴城。

千寻独拔乾坤耸,八面齐含日月明。几曲朱栏瞻海浪,长时金铎振风声。

祷\祈祇愿苍生泰,更仗高僧法供精。 钱弘倧 忠逊王 《登卧龙山偶成 》 暮山重叠势崔嵬,溢目清光入酒杯。

几处烧残红树短,一帆航尽碧波来。安民未有移风术,徵句惭非梦锦\才。

四望楼台无限景,槛前赢得且徘徊。 钱弘俶(钱俶) 忠懿王 《金陵 》 不用论京口,先须问石头。

虎山终自伏,带水漫长游。青盖曾彰谶,黄奴肯识羞。

分明前鉴在,刚地弄戈矛。 《小窗》 粉云牙贴小窗凉,坐见澄波泛夕阳。

更待夜深方有意,半轮新月上重床。 《宫中作》 廊庑周遭翠幕遮,禁林深处绝喧哗。

界开日影怜窗纸,穿破苔痕恶笋芽。 西第晚宜供露茗,小池寒欲结冰花。

谢公未是深沉量,犹把输赢局上夸。 《过平望》 风静度长川,清吟倚画船。

未分山有树,惟见水连天。 沙嘴牛眠草,波心鸟触烟。

宵征还有兴,皎皎玉轮圆。 --------------------------------------------- 续补 赵匡胤 《咏初日》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醉卧田间,觉而月出,有句曰:‘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

王建 前蜀建立者 《赠别唐太师道袭》 丱岁便将为肘腋,二纪何曾离一日。 更深犹尚立案前,敷奏柔和不伤物。

今朝荣贵慰我心,双旌引向重城出。 褒斜旧地委勋贤,从此生灵永泰息 =============================== =============================== 小议 王建、李昪、赵匡胤、钱镠等开国君主,生为武夫,起于行伍之间。

他们的诗歌,并不工于雕琢,然咏物谕人,或叹江山多娇,或留意国家民生,自有一股英雄气在。 反观,王衍、孟昶等亡国之君,阴柔艳俗,作小儿女态,不愧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亡国前的李煜亦不过如此,难怪身死国灭。

李存勖大功告成后宠信优伶,做出的词竟也如此,怪不得其兴也速,其亡也速。

2.五代十国 宋元 的诗词

五代十国代表: 虞美人(李后主-李煜)悲苦的一生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写作背景 被俘后,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史书上说赵光义多次强留小周后于宫中。

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骂,李煜在痛苦郁闷中,写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画家还绘有《熙陵幸小周后图》,明人沈德符《野获编》中:“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额不胜之状”。

元人冯海粟就在图上题诗:“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小周后乃娥皇的妹妹,后被封为郑国夫人,并被规定定期进宫参拜。

而小周后是个绝色美女,赵光义即宋太宗垂涎其美色) 据宋代王铚的《默记》记载,因其“故国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向东流”之词而在978年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牵机药有人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

而《宋史》等正史均未说是毒死,记载为“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废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吴王。”

李煜死后,葬洛阳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死。 宋代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

一零七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其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

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脱化而来的。“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时有的”?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

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像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

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真可谓“奇逸之笔”。

“其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紧密相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这里由脱尘入圣一下子转为喜欢人间生活,起伏跌宕,写的出神入化。

词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宫里去,脱离曾让他无限烦恼的人间,但是词人终究是现实的,对人生是热爱的,因此,亲手抹去了这种虚无的画景。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找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

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词人思想是豁达的,他需要自我解脱,所以他一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

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 元曲代表: 越调]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全曲以四个画面,四个场景组成。共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十二。

3.五代十国朝代诗歌

南唐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捻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南唐 李煜《山花子》菡萏香销碧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多少恨,倚阑干。李煜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裘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捣练子令》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

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李煜 《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 《望江南》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独舟。笛在明月楼。

4.谁可以提供一首介绍五代十国的诗

南唐 冯延巳《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捻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南唐 李煜《山花子》

菡萏香销碧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多少恨,倚阑干。

李煜 《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李煜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裘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捣练子令》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李煜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李煜 《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独舟。笛在明月楼。

5.

这首诗出自《水浒传·引言》,是描写五代十国和其各位皇帝姓氏的短诗。

是施耐庵所写。 诗中的含义如下: "五代”共有8个姓氏(家族)的人当上了皇帝:后梁皇帝姓朱;后唐就复杂了,李存勖是唐朝大将李克用的儿子,李克用还有一个干儿子李嗣源,李存勖死于兵变,全族被屠,李嗣源就当上了皇帝。

李嗣源死后由他的儿子李从厚继承皇位。 不久,李从厚的义兄李从珂起兵杀掉了李从厚,自己当上了皇帝。

这样一来,李存勖、李嗣源、李从珂虽然都姓李,可实质上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算下来后唐就有三个李姓家族的人当皇帝;后晋皇帝姓石;后汉皇帝姓刘;后周也复杂,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全家都被后汉皇帝所杀, 郭威只得将柴荣收为养子,改姓为郭,后周实质上就是郭、柴二姓。这就恰好应了"其数有八”这句话。

扩展资料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势力,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宏大故事。 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水浒传 。

6.五代十国 宋元 的诗词 ,每个2首,急用

子夜歌①五代朝②李煜 【作者:李煜】 【年代:五代朝】 【诗词正文】: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菩萨蛮①五代朝②李煜 【作者:李煜】 【年代:五代朝】 【诗词正文】: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 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南唐 冯延巳《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捻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南唐 李煜《山花子》 菡萏香销碧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多少恨,倚阑干。 李煜 《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李煜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裘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捣练子令》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李煜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

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李煜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李煜 《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独舟。笛在明月楼。

宋: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藉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雨霖铃(柳永最负盛名的一首词)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元: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滚绣球] 关汉卿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明: 咏石灰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7.五代十国时期都有哪些诗人

五代十国时期的诗人有:

崔郊 、陈玉兰 、陈羽、崔护、崔峒、崔国辅、储光羲、曹松、曹邺 、丁仙芝、德诚 、冯延巳、方干、顾敻、关盼盼、顾夤、郭震 、高骈 、高蟾、贯休 、胡令能 、和凝 、怀濬、韩琮 、寒山、慧寂 、皇甫松 、花蕊夫人 、惠能 、韩偓、黄巢、江采苹 、贾至 、李冶

刘采春、柳氏、卢仝 、骆浚、吕洞宾 、罗邺、罗隐、鹿虔扆、刘皂、李德润 、李煜、李贤 、李适之、李世民、李绅 、李得 、李群玉、刘希夷 、柳开 、李晔 、李涉、梁锽、李存朂、李翱、李珣 、刘叉、郎士元 、来鹄 、李璟 、李峤、李华 、缅伯高、毛熙震 、毛文锡、牛峤 、聂夷中、

牛希济 、欧阳炯 、捧剑仆 、裴诚 、钱珝 、戎昱 、孙光宪 、沈如筠 、司空图 、施肩吾、上官仪 、拾得、师鼐、苏廷硕 、苏味道 、神秀 、神赞 、唐温如 、唐彦谦 、太上隐者、唐文宗 、王绩 魏征 、翁宏 、张志和、周德华、郑谷、朱放、张敬忠、张仲素 、章碣、张若虚 、张谓、张说等。

扩展资料:

五代十国时期代表诗人:

诗词五代十国是词的重要发展时期。后蜀和南唐词人较多,水平也较高,从而成为两个中心:

1、西蜀有韦庄、欧阳炯等人,他们的作品后来由赵崇祚等收入《花间集》;

2、南唐有冯延巳、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等人,李璟父子的作品,后人集刻为《南唐二主词》。李煜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词人。晚唐五代的词大都是描写统治阶级的享乐生活,题材庸俗,境界狭窄,风格柔靡。花间派的作品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

李煜前期的作品也是如此,但他在国亡被俘以后写的词,或慨叹身世,或怀恋往昔,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把伤感之情写得很深挚,突破了晚唐以来专写风花雪月、男女之情的窠臼,在内容和意境两方面都有创新,为北宋词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诗词网-唐五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时期)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