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深秋的诗句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1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 12、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王五》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5、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小声甘州》 2.描写深秋的诗句秋心三首 作者: 龚自珍 其一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其二 忽筮一官来阙下,众中俯仰不材身。 新知触眼春云过,老辈填胸夜雨沦。 天问有灵难置对,阴符无效勿虚陈。 晓来客籍差夸富,无数湘南剑外民。 其三 我所思兮在何所,胸中灵气欲成云。 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 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 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 逆旅题壁,次周伯恬原韵 名场阅历莽无涯,心史纵横自一家。 秋气不惊堂内燕,夕阳还恋路旁鸦。 东邻嫠老难为妾,古木根深不似花。 何日冥鸿踪迹遂,美人经卷葬年华。 3.谁有描写秋天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尽白花煞;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瑟瑟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它年我欲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苏幕遮·范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 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 愁肠,化作相思泪。 蝶恋花 宋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水调歌头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 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古诗词中的"秋" 古诗词是我国文坛上的两颗璀璨的明珠,不仅在当时大放异彩,就是在现在也依然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因其具有短小精悍易记易诵的特点而广为流传,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爱文为文之人。 就其价值,评论家早就有“诗言志”一说,“志”即诗人的思想、追求、情趣,此乃诗之灵魂,吟诗填词均是为了表达作者自己的心志,只是表达方式因人而异罢了。纵观文坛,“眼望苍穹,右手按胸”式的抒情为数甚少,大概是文人较钟情于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吧,诗人词家大多擅长借助各种丰富的意象来映射自己的心情及思想,故而赏析作品多由意象入手。 在诸多的意象当中,“秋”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笔者撷取了一些饱含“秋”意的名章佳句,试图从表达效果入手来探求“秋”之意蕴。 今天,人们往往以“金色”缀之于“秋”,它给予人的往往是丰收的企盼。但在古文人眼里,却似乎很少有这份喜悦,有的只是秋风的萧瑟、草木的枯败,一片肃杀的景象。 所以当他们需要表达悲伤的心情时往往就会借助“秋”这一透着凉意的意象。 一、伤别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离愁别恨,自古就是诗人词家难以割舍的情怀,因而也是他们常咏的对象。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以上两例都是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了两幅秋江离别图。 二、叹时 多愁善感似乎是诗人的本性,就是极平常的秋景也时常引发他们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如: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 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 (史达祖《玉蝴蝶》) 草木凋零,落叶归根,好景不再,逝者如斯,排遣不成,凄凉顿生。 三、思乡 漂泊异乡的游子,“离愁渐远渐无穷。” 家是他们永远的牵挂。“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唐多令》)即是最直白的诉说。 还有马致远的名曲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它借描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并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气氛,反衬出沦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的酸楚啊!又如: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三湘秋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卢纶《晚次鄂州》)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 秋入乡心愁割肠,以上五例均是以秋色来托引乡愁,是悲秋思乡望归的典范。 四、怀人 “睹物”易惹人相思,而古人“目秋”也常常撩拨起对亲故或所敬仰之人的怀恋。如: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韦应物《秋夜寄丘员外》)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赵孟 《岳鄂王墓》) 亲友离去之后,形单影只,相伴的唯有落寞与孤寂,加之现于眼前的又是荒凉的秋景,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贾谊、岳飞本是人臣之楷模,却落得个遭贬、被杀的下场,诗人蕴凭吊之情于秋景。 4.描写深秋的诗句有那些《守滁阳深秋忆登郡城望琅琊》 年代: 唐 作者: 李绅 山城小阁临青嶂,红树莲宫接薜萝。斜日半岩开古殿,野烟浮水掩轻波。 菊迎秋节西风急,雁引砧声北思多。深夜独吟还不寐,坐看凝露满庭莎。 《深秋过源宗上人房》 年代: 唐 作者: 李频 到日值摇落,相留山舍空。微寒生夜半,积雨向秋终。 度讲多来雁,经禅少候虫。方从听话后,不省在愁中。 《和涣之深秋月夜书事》 年代: 宋 作者: 狄遵度 洞庭叶下凉飕飕,冻天顽白凝不流。圆月拟缺不忍缺,轻露欲浮终未浮。 忆吹朱籁凤軿上,更采紫芝云峤陬。玉楼天半几千尺,珠树玲珑悬上头。 5.关于描写深秋时节的古诗1、《秋兴八首·其一》唐代: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释义: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2、《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唐代: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山晚 一作:晓)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释义: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 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 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3、《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连短亭 一作:更短亭) 释义: 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飞翔。 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短亭。 4、《野望》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释义: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5、《苏幕遮·怀旧》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 释义: 云天蓝碧,黄叶落满地,天边秋色与秋波相连,波上弥漫着空翠略带寒意的秋烟。 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着江水。不解思乡之苦的芳草,一直延伸到夕阳之外的天际。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 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6.关于深秋的诗句关于深秋的诗句1、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酬刘柴桑>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4、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描写秋天的优美诗句。 ——<秋风辞>5、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6、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赠庐司户>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8、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健10、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11、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描写秋天的优美诗句。 ——<秋日>12、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宣城郡内登望>1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14、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绕东篱。——元·关汉卿15、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1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17、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南唐·李璟<浣溪沙>1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19、绿荷多少夕阳中。 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阿谁。——<虞美人>2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21、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22、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始安秋日>2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24、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 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25、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燕歌行>26、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念奴娇>27、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元·白朴——<天净沙·秋>28、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9、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晋·陶潜30、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31、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32、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浣溪沙>33、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34、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阙题二首·山中>35、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36、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37、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38、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9、悲哉秋兮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九辩>40、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昭君怨>41、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八声甘州>42、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别诗>4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湘夫人>44、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木兰花>45、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46、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唐·施肩吾<秋夜山居>47、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48、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秋凉晚步>49、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50、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