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有生动的描写来表现春末夏初景象的句子每当春末夏初,一树一树的槐花,如棉絮白云,给整个公园送来了阵阵槐香.漫步在城墙上面的槐树丛中,历史的现代的一幅幅画圈就会涌上心头,让人放飞思绪流连忘返.公园的东边是湖水的退路,小桥飞虹,流水潺潺.碧绿的荷叶,亭亭玉立,让人好像置身于江南水乡,“夏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情不自禁的就会荡起在心头. 每当春末夏初时节,古树开花,状如蝴蝶,且散发出阵阵诱蝶的清香味,此时蝴蝶群集飞舞,一只只连须勾足,从枝头悬至泉面,形成——条条五彩缤纷的蝶串这些蝴蝶,人来不惊,投石不散,令人称奇.古往今采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过这朱奇树,说这合欢树的花朵是“静止的蝴蝶”.蝴蝶会期间,蝶与花争艳,花与蝶共舞.成力蝴蝶泉的一大奇观.。 2.在古诗词中,通过生动的描写来表现春末夏初景象的句子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泛指各色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3.描写春夏季景物的诗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唐湖春行》) 1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5.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17.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18.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19.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李贺《南园十三首》) 20.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乐府歌辞·长歌行》) 2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2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25.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2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4.那个是描写春末夏初季节景色的诗歌夏 日 田 园 杂 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⑴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⑵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⑶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⑷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⑸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⑹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⑺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⑻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9)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10)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11)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12)[1] 5.求春末夏初的诗词1、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晚春二首·其一》 原诗 《晚春二首·其一》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 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离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2、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中喜王九相寻》 原诗节选 《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 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 译文 二月里的湖水呀是那么清澈,家家户户春意盎然,鸟儿快乐地鸣叫。 树林里的花儿开了又谢,扫也扫不完;小径上翠绿的青草呀,充满了勃勃生机,踏上去之后,很快就又可以生长起来。我的酒友又来喊我去喝酒了,我们拿出酒杯啊,打开酒瓮。 酒杯握在手中啊,歌妓们在眼前唱歌跳舞。歌舞是那么的优美动人啊,千万不要停下来啊! 3、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晚春二首·其二》 原诗 《晚春二首·其二》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译文 是谁将要把这春景收回去,红红绿绿的花草已是半开放半凋谢了。一阵风过,树梢的榆荚只能随着那柳絮在空中到处飘荡游走。 4、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夏初雨后寻愚溪》 原诗 《夏初雨后寻愚溪》 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 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 幸此息营营,啸歌静炎燠。 译文 下了很久的雨终于开始转晴,独自围绕着清澈的小溪而行。 用拐杖试探荒野中泉水的深浅,解下带子把嫩竹围起。 为什么喜欢在这里徘徊沉吟,孤独与寂寞本来就是我的追求。 有幸来到这里免去了官场的谋求,大声唱着歌来缓解炎热的气候。 5、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出自唐代诗人钱起的《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原诗 《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译文 山谷口已是暮春凋残,黄莺儿的叫声几乎听不到了,迎春花早已开过,只有片片杏花飞落芳尘。春去匆匆,山窗下的修竹实在幽雅,惹人怜爱;它依旧苍劲葱茏,等待着我的归来。 6.春末夏初诗句 作文草木之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晚春》韩愈 簌簌衣襟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浣溪沙》苏轼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7.描写夏天景色的诗句《夏时田园杂兴》(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无名杂诗》 【明】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