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桂林有关的诗句“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刘克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 不愿做神仙 愿做桂林人---陈毅 我到过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没有一个像桂林这么美丽的-- 尼克松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千峰环野立 一水抱城流 城在景中 景在城中 城景交融 漓江春水绿悠悠 细雨昊天结伴游 两岸奇峰看不尽 碧莲峰下泊行舟 ------**1959年游阳朔作 水如罗带山如屏 奇秀莲峰古有名 东岭朝霞新面貌 锦绣河山寿阳城 -----美术家帅础坚1960年 古代碧莲峰又称寿阳山,因此阳朔又称寿阳 陶潜彭泽五株柳 潘岳河阳一县花 两处怎如阳朔好 碧莲峰里住人家 ----唐代校书郎 尚书郎沈彬 桂林山水甲天下 阳朔堪称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 无水无山不入神 -----爱国志士吴迈1935年 带字石刻为清朝阳朔知县王元仁于道光甲午年(公元1834年) 王元仁相传为王羲之后裔 带字高5。73米 宽近3米 “一带河山 举世无双 少年努力 万古流芳” 九马画山 自古山如画 而今画如山 马图呈九首 奇物在人间 -----清人徐云 莲峰钓石开诗境 渔火朝霞入画图 古寺重光千载梵音流逸韵 碧莲叠翠一江清景展新图 画窗八景: 鉴寺遗踪 朔城佳境 双峰锁江 古榕藏猫 东岭朝霞 白沙渔火 南厄古道 碧莲叠翠 西郎何事面西方 欲会东郎隔大江 自古良朋时一遇 东郎未会恨斜阳 鸟语君行早 花香客去迟 争道桂林好 岂知阳朔奇 无山不如画 到处总相宜 阳朔风景甲天下 天下风景数兴坪 人家都在画图中 风景尽在西街中 天下风光数桂林 岂知阳朔更怡情 荔乡山水几清幽 山外青山楼外楼 虎吞金钗落碧水 大光亭下月移舟 二、描写桂林的诗句王昌龄【送谭八之桂林】 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 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李频【赠桂林友人】 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 何事东堂树,年年待一枝。 王昌龄【送高三之桂林】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李渤【桂林叹雁】 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复皆愁万里程。 尔解分飞却回去,我方从此向南行。 陈叔达【早春桂林殿应诏】 金铺照春色,玉律动年华。 朱楼云似盖,丹桂雪如花。水岸衔阶转,风条出柳斜。 轻舆临太液,湛露酌流霞。 上官仪【早春桂林殿应诏】 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 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 花蝶来未已,山光暖将夕。 三、关于阳朔的诗词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 两处怎比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 --沈彬(唐)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 --吴迈(1935年作) 桂林山水世争夸,阳朔奇峰另一家。 我坐扁舟随意看,果然千朵碧莲花。 --刘名誉(清) 桂林阳朔不可分,妄为甲乙近愚庸。 朝辞桂林雾蒙蒙,暮别阳朔满天红。 --陈毅 名山爱阳朔,平陆遍峰峦。 郡境尖中拆,人家缺处安。穿青入梧峡,载影下昭滩。 --陶弼(宋) 独起独高雄入汉,相耀相映翠成堆。 若非群玉昆西至,即是三峰海上来。 疑有洞天通日月,绝无樵路到尘埃。 如何得似巨灵手,擘向天家对凤台。 --宋咸(宋) 泷水天际来,鼻山地中坼。 盘涡几十处,叠溜皆千尺。 直写卷沈沙,惊翻冲绝壁。 淙淙振崖谷,汹汹竟朝夕。 人语不自闻,日光乱相射。 舣舟始摇漾,举棹旋奔激。 既下同建瓴,半空方避石。 前危苦未尽,后险何其迫。 倏闪疾风雷,苍皇荡魂魄。 因随伏流出,忽与跳波隔。 远想欲回轩,岂兹还泛鹢.云涯多候馆,努力勤登历。--戴叔伦(唐代) “阳朔”的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阳朔即阳朔县[1],隶属于广西桂林市,面积有1428平方千米。这里有传说的壮族歌仙刘三姐抛绣球定情的千年古榕,有国内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月洞奇观,还有被誉为“小漓江”之称的遇龙河。 连绵数十里的山峰,如笋拔地,山围水,水绕山,有“中国旅游名县”的美誉。 四、有关赞美阳朔的诗歌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怀, 此时此身何处来? ……黄河的浪涛塞的风。 此来关山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梦境呵,是仙境? 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呵,还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 招手相问老人山, 云罩江山几万年? ——伏波山下还珠洞, 室珠久等叩门声……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 绿水白帆红旗来! 大地的愁容春雨洗, 请看穿山明镜里—— 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 祖国的笑容这样美! 桂林山水入襟, 此景此情战士的心—— 江山多娇人多情, 使我白发永不生! 对此江山人自豪, 使我青春永不老! 七星岩去赴神仙会, 招呼刘三姐呵打从天上回…… 人间天上大路开, 要唱新歌随我来! 三姐的山歌十万八千箩, 战士呵,指点江山唱祖国…… 红旗万梭织锦绣, 海北天南一望收! 塞外的风沙呵黄河的浪, 春光万里到故乡。 红旗下:少年英雄遍地生—— 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意满怀呵,情满胸, 恰似漓江春水浓! 呵!汗雨挥洒彩笔画: 桂林山水——满天下!……。 五、有关赞美阳朔的诗歌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怀, 此时此身何处来? ……黄河的浪涛塞的风。 此来关山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梦境呵,是仙境? 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呵,还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 招手相问老人山, 云罩江山几万年? ——伏波山下还珠洞, 室珠久等叩门声……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 绿水白帆红旗来! 大地的愁容春雨洗, 请看穿山明镜里—— 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 祖国的笑容这样美! 桂林山水入襟, 此景此情战士的心—— 江山多娇人多情, 使我白发永不生! 对此江山人自豪, 使我青春永不老! 七星岩去赴神仙会, 招呼刘三姐呵打从天上回…… 人间天上大路开, 要唱新歌随我来! 三姐的山歌十万八千箩, 战士呵,指点江山唱祖国…… 红旗万梭织锦绣, 海北天南一望收! 塞外的风沙呵黄河的浪, 春光万里到故乡。 红旗下:少年英雄遍地生—— 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意满怀呵,情满胸, 恰似漓江春水浓! 呵!汗雨挥洒彩笔画: 桂林山水——满天下!……。 六、关于桂林山水有名的诗句题阳朔画山联 韩愈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柑。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 【桂林】 李商隐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 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 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送杜秀才归桂林】 许浑 桂州南去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 两岸晓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风。 瘴雨欲来枫树黑,火云初起荔枝红。 愁君路远销年月,莫滞三湘五岭中。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寄杨五桂州谭》: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 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 闻此宽相忆,为邦复好音。 江边送孙楚。远附白头吟。 张九龄写的《巡按自漓水南行》传诵一时,诗中写道: 理棹虽云远,饮水宁有惜。 况乃佳山川,怡然傲潭石。 奇峰岌前转,茂树隈中积。 猿鸟声自呼,风泉气相激。 宋之问的《下桂江龙目滩》一诗写道 亭午出滩险,轻舟容易前。 峰攒入云树,崖喷落江泉。 巨石潜山怪,深篁隐洞仙。 鸟游溪寂寂,猿啸岭娟娟。 挥袂日凡几,我行迁已迁。 暝投苍梧郡,愁枕白云眠。 唐代诗人张固,他的《独秀峰》诗云: 孤峰不与众山俦, 直入青云势未休。 会得乾坤融结意。 擎天一柱在南州。 黄庭坚写道: 桂岭环城如雁荡, 平地苍玉忽嵯峨。 李成不在郭熙死, 奈此百嶂千峰何! 宋蓟北处士《水月洞和韵》:“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宋代诗人张孝祥曾收集前人诗句,写了一首《水调歌头·桂林集句》: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江南驿使未到, 梅蕊破春心。 繁会九衢三市,缥缈层楼杰观,雪片一冬深。 自是清凉国,莫遣瘴烟侵。 江山好,青罗带,碧玉簪。平沙细浪欲尽,陡起忽千寻。 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箫鼓夜沉沉、莫问骖鸾事,有酒且频斟。 唐代诗人李渤的《留别南溪》写道: 常叹春泉去不回, 我今此去更难来。 欲知别后留情处, 手种岩花次第开。 《留别隐山》写道: 如云不厌苍梧远, 似雁逢春又北归。 惟有隐山溪上月, 年年相望两依依。 两首诗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对桂林的无限眷恋。 元代诗人吕思诚有一首诗《桂岭晴岚》: 桂岭崇崇插绛霄,晴岚浮动翠云飘。 峰峦碧润轻翻縠,岩壑精荧深染绡。 晚霭忽开高突兀,余辉斜抹蔚岹峣。 缓行鸟径衣裳湿,莫说梅花万里遥。 桂林的山峰被作者写得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明清写桂林的诗可谓洋洋大观,其笔力之健堪追唐宋,尤其是对风土人情的描写最具特色。 如明代解缙《桂林大圩》一诗: 大圩江上芦田寺, 百尺深潭万竹围。 柳店积薪晨爨后, 僮人荷叶裹盐归。 清代著名诗人、学者袁枚所作的七绝《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堪称描写漓江景致的代表作: 江到兴安水最清, 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 船在青山顶上行。 全诗清新流畅,质朴无华、无雕琢之痕,将青山绿水的漓江风光和水中倒影生动地描绘出来,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清代张宝《叠彩山口占一绝》是描写桂林秋景的佳作: 奇石嵯峨古渡头; 訾洲红叶桂林秋, 洞中穿过高楼望, 人在荆关画里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