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花瓣凋零的诗句1、《题花山寺壁》 【作者】苏舜钦 【朝代】宋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花山寺是因鲜花繁多、美丽而得名,来到这里才发现,不见鲜花,只见杂草丛生。 鲜花栽种的培养和修枝很重要,要勤奋努力,要知道,花是很容易凋零的,而杂草却是很容易就蔓延生长的。 2、《卜算子·咏梅》 【作者】陆游 【朝代】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白话翻译: 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 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3、《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白话翻译: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白话翻译: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5、《春晓》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白话翻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2.形容花草衰败的词语西风落叶、残花败柳、落花流水、气息奄奄、枯枝残叶、春红已谢、水流花谢、衰败零落、日薄西山、落花流水luò huā liú shuǐ [释义] 指花残凋落;随流水漂去。原形容残败的暮春景色。常比喻好时光的流逝。后用来比喻残乱而零落的样子。或比喻敌人被打得惨败。也作“流水落花”。 [语出] 清·曹雪芹《红楼梦》:“这薛公子的混名;人称他“呆霸子”;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而且使钱如土;只打了个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个英莲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 [正音] 落;不能读作“là”。 [辨形] 花;不能写作“华”。 [近义] 狼狈不堪 一败涂地 [反义] 得胜回朝 凯旋而归 [用法] 含贬义。一般用于人;常作“打”、“杀”等的补语;不作状语。一般作补语。 [结构] 联合式。 3.描写兴盛转为衰败(灭亡)的诗句,越多越好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朱雀桥:在朱雀门外秦淮河上。今南京城外。 花:此为开花之意。作动词。 乌衣巷:对朱雀桥,晋王导、谢安居处。 王谢:具体指东晋时王导和谢安,左右朝廷的两姓豪门望族。 【简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王导与谢安: 王导是 东晋初年的宰相,权势显赫,威震朝野,当时有“王与马(指晋帝司马氏)共天下”的歌谣。成语中有“新亭对泣”,表示思念故国的意思,就是说的王导的故事。一次王导与北方逃难过江建立 东晋的同僚在南京郊外新亭(又名劳劳亭)饮宴。座中周侯岂页叹息地说:“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发出了山河沦陷的感叹(当时北方领土沦陷在匈奴人刘曜之手),于是在座的宾客都 相视流泪。王导见此情景,愀然变色地说:“当共戮力王室(勉力国事),克复神州(收复中原失地),何至作楚囚相对(何至于那样没有出息作当年被俘的楚国囚犯那样相对哭泣呢)?”王导 的话慷憾激昂,批评了在座同僚消极悲观的情绪。虽然只有这么简短的几句话,却把王导为人鹤立鸡群,见识不凡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事见《世说新语》)。 诗词中提到的“谢”,就是 谢安,别名安石,他是晋孝武帝的丞相,人称谢太傅,功勋卓著,曾一度辞官退隐浙江会稽东山,当时曾有“安石不出,将如苍生何”,足见他的威望之高。后复出主持大局,因此又有“东山再 起”的成语,表示免职以后再度掌权的意思。后秦符坚扬言投鞭可使长江断流,率领大军进驻淝水北岸,威逼东晋,朝野震恐。谢安时任征讨大都督,他从容调度,终于大破符坚、是为军事上以 少胜多的“淝水之战”。据说他侄儿谢玄从前线送回报捷书信,可是谢安得信后面上却了无喜色,对弈如故。及至下完棋返回内室,终于压不住内心喜悦,鞋后跟过门槛时折掉,他高兴得竟然没 有察觉,其镇静自若,儒雅风流,在历史上一直传为佳话。 王导、谢安与书法都大有渊源,两人都是东晋的大书法家。王导是王羲之叔父,擅长行草,《书断》称他的书法是“风棱载蓄,高 致有余,类贾勇之武士,等相惊之戏鱼”。意思是说他的草书写得既饱含棱棱风骨,又高雅而有韵致;既有武士的雄伟,又如戏鱼般的灵活娇曳。王羲之书法得以成名,与王导指点是有关系的。 在东晋书坛上,王导不仅是政治上的领袖,身居丞相职位,而且在书坛上他也是名列前矛。他闲下来就喜欢弄弄笔头,挥毫不止,他学的是钟繇、卫笔法,即使在西晋末年、天下大乱,王 室南渡时刻,王导也没有忘记把钟繇的《尚书·宣示帖》藏在衣带里带到南方。足见他对钟繇书法的爱好了。 至于谢安,他是参加王羲之兰亭集会的一员,平日与王羲之诗酒唱和,书法切磋 。据《书断》所述,谢安学写正、草书体就是就教于王右军。《述志赋》称谢安“善草正,方圆自穷”。谢安的草书在东晋是很有名气的,有副对联写道:“谢草郑兰燕桂树,唐诗晋字汉文章” ,其中的“谢草”,看来就是指的谢安草书,又如宋代词人、书法家姜夔曾说过:《兰亭记》及右军诸贴第一,谢安石(即谢安)、大令诸帖次之,颜、柳、苏、米,亦后世之可观者。”由此可 知谢安书法、尤其行草书的知名度是仅次王羲之的了。 4.描写花瓣凋零的诗句有哪些1、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咏梅》陆游 宋代 释义: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2、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葬花吟》曹雪芹 清代 释义:花儿已经枯萎凋残,风儿吹得它漫天旋转。退尽了鲜红颜色,消失了芳香,有谁对它同情哀怜?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唐代 释义: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 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陶渊明 魏晋 释义: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 5、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 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减字木兰花·偶检丛纸中》龚自珍 清代 释义:自己十年中往来奔波,受尽了折磨。 不要去怜惜花瓣,其实自己的身世,也是和落花一样飘零。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 孟浩然 唐代 释义: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7、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代悲白头翁 / 白头吟 / 有所思》 唐代 刘希夷今 释义: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 8、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鹧鸪》唐代 郑谷 释义:天空阴沉雨水淋漓的时候,从巴丘湖,洞庭湖东南湖边的青草地上经过;黄陵庙花瓣飘落,只听鹧鸪的啼叫声音。 9、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采桑子·当时错》 纳兰性德 清代 释义:后来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勉强说后会有期,像这样别离,梨花落完了 ,月亮已经在天的西方。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清代 释义: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 5.表达乌衣巷衰落的诗句乌衣巷(唐代刘禹锡七言绝句)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篇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全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乌衣巷⑴ 朱雀桥边野草花⑵,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⑶,飞入寻常百姓家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