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周瑜的诗句,成语,或句子描写周瑜的诗句如下: 1、唐代诗人杜牧《赤壁》的诗句中由提到周瑜: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大乔小乔也被关进这铜雀台了。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描写周瑜的句子: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意思是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 3、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句子写道:既生瑜,何生亮。 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对眼下怀才不遇之感,徒生感叹,既有我周瑜,又为何有了诸葛亮。 4、汤显祖《江东歌》中有句子写道: 意气周郎三国尽,文情庾信六朝过。 意思是意气风发的周瑜在三国时代之后就没有了,这种文学才情六朝之中也只有刘郎能比。 5、宋代诗人李九龄的《读三国志》中: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意思是诸葛亮、周瑜死后,灭掉蜀国和吴国只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念奴娇·赤壁怀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读三国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东歌 2.关于周瑜的诗词关于周瑜的诗词 咏赤壁 (唐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赤壁诗 (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赤壁 (唐 胡曾) 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题周瑜将军庙 (唐 胡曾) 共说生前国步艰,山川龙战血漫漫。 交锋魏武旌旗退,委任君王社稷安。 庭际雨余春草长,庙前风起晚光残。 功勋碑碣今何在?不得当时一字看。 赤壁怀古 (唐 王周) 帐前斫案决大计,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赤壁风月笛图 (金 李纯甫) 征鼓掀天旗脚红,老狐胆落武昌东。 书生那得麾白羽?谁识潭潭盖世雄? 裕陵果用轼为将,黄河倒卷湔西戎。 却教载酒月明中,船尾呜呜一笛风。 九原唤起周公瑾,笑煞瞻州秃鬓翁。 过赤壁偶成绝句二首 (明 王奉) 赤壁横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郎。 天公已定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 赤壁石刻 (明 朱桢) 赤壁之山上摩空,三江之波浩无穷。 峭壁穷峙江流东,当年鏖战乘天风。 百万北走无曹公,鼎立已成烟焰中。 大书石上莓苔封,千年不泯周郎功。 我今送客放舟去,江山如旧还英雄。 3.求有关周瑜或者是周瑜写的诗关于周瑜的诗词 咏赤壁 (唐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赤壁诗 (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赤壁 (唐 胡曾) 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题周瑜将军庙 (唐 胡曾) 共说生前国步艰,山川龙战血漫漫。 交锋魏武旌旗退,委任君王社稷安。 庭际雨余春草长,庙前风起晚光残。 功勋碑碣今何在?不得当时一字看。 赤壁怀古 (唐 王周) 帐前斫案决大计,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赤壁风月笛图 (金 李纯甫) 征鼓掀天旗脚红,老狐胆落武昌东。 书生那得麾白羽?谁识潭潭盖世雄? 裕陵果用轼为将,黄河倒卷湔西戎。 却教载酒月明中,船尾呜呜一笛风。 九原唤起周公瑾,笑煞瞻州秃鬓翁。 过赤壁偶成绝句二首 (明 王奉) 赤壁横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郎。 天公已定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 赤壁石刻 (明 朱桢) 赤壁之山上摩空,三江之波浩无穷。 峭壁穷峙江流东,当年鏖战乘天风。 百万北走无曹公,鼎立已成烟焰中。 大书石上莓苔封,千年不泯周郎功。 我今送客放舟去,江山如旧还英雄。 4.关于写周瑜的诗有哪些【咏赤壁】 李 白 (唐)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满江红 赤壁怀古】戴复古 (南宋)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赤壁】 戴复古 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 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白鸟沧波上,黄州赤壁边。 长江酹明月,更忆老坡仙。 咏赤壁 (唐 胡曾) 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题周瑜将军庙 (唐 胡曾) 共说生前国步艰,山川龙战血漫漫。 交锋魏武旌旗退,委任君王社稷安。 庭际雨余春草长,庙前风起晚光残。 功勋碑碣今何在?不得当时一字看。 过赤壁偶成绝句二首 (明 王奉) 赤壁横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郎。 天公已定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 赤壁石刻 (明 朱桢) 赤壁之山上摩空,三江之波浩无穷。 峭壁穷峙江流东,当年鏖战乘天风。 百万北走无曹公,鼎立已成烟焰中。 大书石上莓苔封,千年不泯周郎功。 我今送客放舟去,江山如旧还英雄。 周瑜宅 郑板桥(清)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握瑾怀瑜 (杨易) 巴丘琴殇魂慰兄,羽扇美酒两相拥。 义会总角举秣陵,佳配霓裳笑江东。 水触三江破楼船,火烧赤壁隳艨艟。 问天再借五百年,两分天下与争雄! 赤壁风月笛图 (金 李纯甫) 征鼓掀天旗脚红,老狐胆落武昌东。 书生那得麾白羽?谁识潭潭盖世雄? 裕陵果用轼为将,黄河倒卷湔西戎。 却教载酒月明中,船尾呜呜一笛风。 九原唤起周公瑾,笑煞瞻州秃鬓翁。 【吴·赤壁】孙元晏 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迎。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传万古名。 【八声甘州】 读周公瑾传 王 质 事茫茫、赤壁半帆风,四海忽三分。想苍烟金虎,碧云铜爵,恨满乾坤。郁郁秣陵王气,传到第三孙。风虎云龙会,自有其人。 朱颜二十有四,正锦帏秋梦,玉帐春声。望吴江楚汉,明月伴英魂。浥浥小桥红浪湿,抚虚弦、何处得郎闻。雪堂老,千年一瞬,再击空明。 5.关于周瑜和小乔的古诗有哪些啊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杜牧《赤壁》第三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怎么可能是春风呢~借东风嘛~这两首最有名啦!另外的复制下:周瑜 陆游 二袁刘表笑谈无,眼底英雄不足图。 赤壁归来应叹息,人间更有一周瑜。 咏史下·周瑜 陈普 乌林侥幸数帆风,便傍吴船向蜀中。 刘葛关张无寸土,肯容公瑾擅江东。 赤壁歌 郑起 赤壁山,赤壁水。 江有蛟龙,野有蛇虺。 天苍苍,云茫茫。 周瑜于此走曹操,声名万古随风长。 咏史下·蜀先主 陈普 西行不与本心符,西负刘璋东负吴。 汉业此时如累卵,天公先与杀周瑜。 赤壁图二首 陆文圭 公瑾子瞻二龙,文辞可故武功。 欲怪紫烟烈焰,不如白月清风。 读周瑜传 韩元吉 年来三十过平头,笑却周郎却自羞。 但得小乔歌一曲,未须辛苦向荆州。 武昌怀古十咏·吴王宫 不将胆命付周郎,安得儿孙见太康。 三国兴亡成梦事,一川烟草断人肠。 黄旗紫盖伊巴蜀,翠殿朱楼自武昌。 纵谓西山非王气,金陵能得几时王。 周郎桥 马之纯 周郎可是世英豪,谈笑功成乃不劳。 尔大阿瞒犹似此,兹时小笮空应逃。 双鞬锦领纷相逐,白羽青丝各自操。 料得军行争看此,霜天健鹘已辞绦。 赤壁 岳珂 周郎二十四年少,盖世功名随一燎。 亲提三万走曹瞒,不以敌勍恨兵少。 豫州失匕已胆折,一日目明惊二妙。 最怜黄盖不知名,吏士相从倚营啸。 阿奴火攻本无策,破竹自繇人不料。 贪降纳侮理固宜,泥淖华容几尽剿。 西来行师有绝地,毋乃重诒千古笑。 镞湛纵是差可认,鼎峙讵关谋所召。 二乔春锁何足言,从此天光遂分耀。 我闻汉贼久染指,奋毒摇牙噬江表。 八荒囊括岂复遗,一蹙吴宫已为沼。 当时乘胜下部骑,考地当居楚南徼。 蒙冲逆斗须上流,揖寇那容越津要。 武昌霸基跬步耳,肯使国畿纷戟旐。 坡仙访古特寓意,横槊雄姿谁与吊。 故将异地眩疑辞,政恐因讹启讥诮。 沧浪六月卷晴雪,历历江山人物眇。 崩空乱石今几存,仿佛栖巢尚惊鸟。 夜深刁斗声四发,星斗满空群籁悄。 便须唤起紫绮裘,孤鹤南天楚江晓。 过赤壁 袁说友 几年青史说周郎,赤壁乌林在武昌。 明日有人山下过,一樽容我吊兴亡。 齐安春谣五绝 张耒 赤壁矶前江急流,周郎功业莽悠悠。 惆怅沙边雨中树,无言供作古今愁。 赤壁 曾用孙 白浪高於屋,风回熨帖平。 周郎呼不醒,久立听江声。 酹月亭 吴儆 周郎人道古英雄,汉室颠危合奋忠。 万里郑。 6.有没有写周瑜的唐诗啊,我最喜欢他了,比诸葛强多了正统之争正是三国历史历来为人观注,民间与史学中人物变形殊甚的根本原因之一。 魏晋期间还好,士大夫玄风吹拂,崇尚个性,因此在臧否人物上比较宽容和超然,很少将人分为善恶壁垒分明的两极,正统之争在这一时期并不完全对立。 唐时虽有争执,但也不算苛烈。 正统之争在唐诗中可稍见端睨,诗圣杜甫尊魏为正统,《过南岳入洞庭湖》中有云“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苍梧。帝子留遗恨,曹公屈壮图。” 与此同时,杜甫对诸葛亮极为推崇,这应当与是否正统无关,源于诗圣的忧国忧民,与诸葛亮名相事迹有一脉相通处。 除杜甫外,有小杜之称的晚唐诗人杜牧也曾有诗句,“乌林芳草远,赤壁健帆开。 往事空遗恨,东流岂不回。” 即尊曹魏一脉,那么论赤壁时不是高歌胜者的大捷,而更多惋惜战败者的遗恨。 杜牧还曾调侃周瑜道,“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予周郎便,铜鹊春深锁二乔。” (一说本诗作者李商隐) 令周瑜完胜的锦上添花之东风,成了无此不成龙的点晴之风。诗人一时起意的调侃也许就是罗贯中的灵感来派,一代鬼才借此灵机以生花妙笔将火烧赤壁的首功归了孔明的东风。 而在此之前的所有史志里,诸葛亮与赤壁之战间并没有什么大干连。 与老杜、小杜相反,也有其他唐朝诗人极赞赤壁一战周瑜的赫赫战功,其中最出名的诗人是与诗圣齐名的诗仙李白。 在《赤壁歌送别》中李白写道,“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二龙争战显然分指曹操与周瑜,周瑜更胜了曹操,是为龙中之龙。 唐诗中还有其他以赤壁一战明确贬曹的,如胡曾 《咏史诗·赤壁》,“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 殷尧藩 的《襄口阻风》,“ 雪浪排空接海门,孤舟三日阻龙津。 曹瞒曾堕周郎计,王导难遮庾亮尘。”陆龟蒙 的《算山》 ,“水绕苍山固护来,当时盘踞实雄才。 周郎计策清宵定,曹氏楼船白昼灰。” 孙元晏 《吴·赤壁》,“ 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迎。 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传万古名。” 在称颂赤壁威名外,也有独慕周瑜名将风彩的诗句。 包括杨巨源 的《上刘侍中》,“ 风景佳人地,烟沙壮士场。幕中邀谢鉴,麾下得周郎。” 以及刘长卿 的《送崔使君赴寿州》,“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功位已酬。” 李九龄 《读三国志》则将瑜亮做了并列,“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周瑜与孔明,一名将一名相,这是唐时的定位。 综合以论,唐诗中相对二杜的贬抑,赞美周瑜与赤壁之战的大占上风。 也基本不存在对周瑜的太多非议,这个现象到宋朝发生重大变化。 “周郎人道古英雄,汉室颠危合奋忠。 万里中原犹未复,一视赤壁偶成功。” 王周的《赤壁》诗则较为婉转,即认可周瑜的战功,又将其归功于曹操不忠汉室所以自取灭亡。 “帐前斫案决大议,赤壁火船烧战旗。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同样婉转还有李复的《题武侯庙》,“天厌炎灵暗不开,欲吹余烬发寒灰。强因徐庶南阳起,能枉周瑜赤壁来。” 诸葛亮在这里被直接提出来,不再是名相名将的并列,而是因为有了诸葛亮,周瑜就算赤壁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也有极端者的,其中以陈普为最,他在《咏史下·周瑜》中写道,“乌林侥幸数帆风,便傍吴船向蜀中。 刘葛关张无寸土,肯容公瑾擅江东。” 赤壁大捷不过凭着侥幸的风,杜牧的调侃变成较真的指认。 《咏史下·吕蒙》则将吕蒙、周瑜一起责备,“吕蒙公瑾俱无禄,汉室犹关造化心。”很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这些也罢了,他在《咏史·蜀先主》语近刻薄,“西行不与本心符,西负刘璋东负吴。汉业此时如累卵,天公先与杀周瑜。” 周瑜几成切齿痛恨欲咒死之人,认为他英年早猝死得太顺天意了,不过,这倒也从另一侧面承认了周瑜对天下大势的重要性。 此外,正是这个陈普,在《咏史下·赵云》盛赞道,“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心并义肝。” 与此同叶,在他的诗作里,还极恶苏轼,“天津醉裹乾坤眼,只见双程不见苏。” 不知道因为正统之争讨厌上了苏轼,还是因为讨厌上了苏轼顺道恨上东吴。 鉴于曹刘不管哪个占了上风,“正统”的名份都绝不可能落在东吴身上,所有历史学家都一致认为孙吴是闰位。所以在这场正统之争中,周瑜注定是败者。 然而在正统之外,周瑜赤壁之战还有另外一个不能抹杀的形象,那就是英雄名将的风彩,因此也有不少诗人词家抛开正统于否的争论,他们师承浪漫一派,独论周瑜赤壁的英风雄烈之气。 这类诗词,以北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巅峰之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首先是关于赤壁的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万古流传,他盛赞“三国周郎”: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唐宋诗人墨客赞美周瑜,把赤壁破曹主要功劳归之于周瑜,是合情合理合乎史实的。 李白《赤壁歌送别》“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胡曾《咏史诗·赤壁》“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在称颂赤壁威名外,也有独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