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画家、版画家、漫画家与美术活动家朱宣咸(1927—2002),杰出的中国画画家、版画家、漫画家与美术活动家。20世纪40年代初起从事中国画、中国新兴木刻版画与时政漫画。由浙江到上海直接投身海上画派和鲁迅新兴木刻版画。1946年加入中华全国美协。1948年在近代史上著名的上海“《观察》事件”中被捕。1949年与刘开渠、张乐平、庞薰琹、杨可扬等代表上海美术界在《大公报》发表“美术工作者宣言”,该宣言的发表意味着国统区美术和上海近现代美术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同时进入中华全国美术协会工作,参与早期美术事业的建立。
人物信息朱宣咸(1927年浙江—2002年重庆),杰出的中国画画家、木刻版画家、漫画家与美术活动家。又名:浙人。 20世纪40年代初起从事中国画、中国新兴木刻版画与时政漫画。由浙江到上海直接投身海上画派和鲁迅新兴木刻版画。1946年加入中华全国美协。1948年在近代史上著名的上海“《观察》事件”中被捕。1949年与刘开渠、张乐平、庞薰琹、杨可扬等代表上海美术界在《大公报》发表“美术工作者宣言”,该宣言的发表意味着国统区美术和上海近现代美术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同时进入中华全国美术协会工作,参与早期美术事业的建立。1949年底到重庆,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今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执委,参与重庆市文联成立。是成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的筹备人、首任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顾问,主持最早的重庆美术馆工作,成立重庆国画院发起人、顾问,重庆美专校长。作为20世纪中期与后期我国美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对于建立、推动和促进重庆近现代美术事业的形成、繁荣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宣咸的艺术之路是由投枪匕首而到纯美艺术,毕生彰显了对真、善、美理想不懈追求与讴歌的艺术精神,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感、抒情性与艺术多元性。 大半个世纪对中西绘画、传统与现代美术孜孜不倦的探索,在中国画中融入版画等西方艺术的元素、木刻版画中赋予写意等中国画修养。在深厚苍劲的传统功力基础上、师传统而不泥古,充满新意、充满生机、充满清新的气息与积极向上之朝气。从而形成了朱宣咸艺术在中西绘画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交融方面的开拓性与鲜明艺术成就。 创作了一大批中国画、木刻版画、时政漫画、水彩画、水粉画、插画、连环画等作品。1944年起入选一系列国家级美展,被中国美术馆等收藏。多部大型文献和美术辞书收录,主要媒体专题评论,发表数千次。多次举办画展。出版《朱宣咸作品选》、《朱宣咸花鸟画选辑》、《朱宣咸木刻版画集》、《朱宣咸风景木刻版画选辑》、《朱宣咸漫画》、《艺术常青——美术家朱宣咸》、《朱宣咸美术作品选》等多个画种的画集。 艺坛片语李可染(画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刘开渠(雕塑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王琦(画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 华君武(画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 王朝闻(美学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 邵大箴(美术史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原《美术》、《美术研究》、《世界美术》杂志主编): 沈鹏(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北京大学顾问,原中国文联副主席): 王伯敏(美术史论家,国家级美术史学科带头人,西泠印社荣誉理事,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杭州画院名誉院长): 彦涵(画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力群(画家,著名美术评论家,原《美术》杂志主编): 杨可扬(画家,中国版画家协会顾问,原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上海版画学会会长): 庞薰琹(画家,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第一副院长、教授): 赵延年(画家,中国版画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马克(美术评论家,原《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 李少言(画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沈福文(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原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教授): 郑爽(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袁晓岑(画家,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云南画院名誉院长,云南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 晁楣(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赵宗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忠翔(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李允经(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员): 王林(美术批评家,策展人,博士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朱宣咸是在中国最早介入现代艺术的那一批人。 浏览朱宣咸作品,让人想到一个问题:艺术家固然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但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却往往是跨越时空的。 纵观朱宣咸的中国画,题材之丰富少有人比;在朱宣咸笔下,其形式感与象征性并重,见证着先生的自尊与自信。朱宣咸是上海早期新兴木刻版画的重要参与者,通过朱宣咸艺术从中可以窥见历史进退的轨迹。 林木(美术史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Anne Farrer(大英博物馆东方部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