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贺建康帅余处恭迎宝公祷雨随应》

大士多时不入城,入城犹未炷炉熏。
忽吹淮水千峰雨,不费锺山半朵云。
桑叶秧苗俱起舞,蔡花萱草亦欢欣。
尚书款送公归去,留下丰年二十分。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诗的开头,“士多时不入城,入城犹未炷炉熏。”描绘了诗人平时不常进城,而进城后也未及时点燃香炉的熏香,暗示了诗人更喜欢大自然的气息,而非城市的喧嚣。 接下来的“忽吹淮水千峰雨,不费锺山半朵云。”描绘了突然而来的风雨,淮水波澜壮阔,千峰笼罩在雨中,而锺山上的云彩却未被吹散。这里的“忽”字表现出天气的瞬息万变,同时也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然后,“桑叶秧苗俱起舞,蔡花萱草亦欢欣。”描绘了风雨中的植物,桑叶和秧苗在风雨中摇摆起舞,蔡花和萱草也似乎感到欢欣。这里的描绘生动而富有想象力,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尚书款送公归去,留下丰年二十分。”描绘了尚书殷勤款待诗人,送他归去,并留下了丰年的二十分美好。这里的“丰年二十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丰饶的赞美,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同时,通过尚书款待诗人的场景,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诗词关键字: 秧苗 萱草 二十分
相关诗词
  • 1
    [唐]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
    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
    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四代为妃嫔。
    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
    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
    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
    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
    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
    老人此时尚少年,脱身走得投海边。
  • 2
    [南北朝]
    夕鸟已西度。
    残霞亦半消。
    风声动密竹。
    水影漾长桥。
    旅人多忧思。
    寒江复寂寥。
    尔情深巩落。
    予念返渔樵。
    何因适归愿。
    分路一扬镳。
  • 3
    [明]
    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影宿维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