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易允升画像赞》

疏髯捻欲无,短鬓搔已秃。
定知得句来,暗喜见眉目。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专注创作的形象,以及他在创作过程中得到灵感后的喜悦。 首句“疏髯捻欲无”,通过描绘诗人捻弄稀疏的胡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沉思冥想、搜寻词句的状态。这个动作反映出诗人在构思诗句时的专注和投入。 次句“短鬓搔已秃”,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苦思冥想,甚至搔秃了鬓发的形象,深化了诗人投入创作的形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创作过程的辛苦和努力。 第三、四句“定知得句来,暗喜见眉目”,描述了诗人灵感来临,找到满意诗句的瞬间喜悦。这种瞬间的暗喜,与前两句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对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整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创作的艰辛和得句后的喜悦,表现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同时也传达出创作的辛劳和乐趣。
诗词关键字: 暗喜 眉目
相关诗词
  • 1
    [元]
    一朝衣锦归来,高门不负于公望。
    恍然如旧,黄流万里,太行千丈。
    只比当时,添些气势,减些风浪。
    记采薇戍罢,分茅议定,凯歌动,声悲壮。
    元自山西出将。
    却从他、山东入相。
    兜鍪须待,貂蝉换了,凌烟画像。
    且把功名,暂都分付,浅斟低唱。
    但年年看取,三台长在,老人头上。
  • 2
    [宋]
    真人读何书,一叶凌浩溔。
    不见此舟轻,但觉天地小。
  • 3
    [宋]
    柏在去弗宿,万安退而止。
    见几懲贯高,噬脐嬖妃子。
    畏避虽同途,兴亡乃异轨。
    江边招提小,楼阁半倾圮。
    回薄二里余,六龙驻於此。
    愁横云盖山,闷系罗带水。
    历历斜谷路,云天尺有咫。
    昨夜雨中铃,哀音犹在耳。
    画像赭衣袂,挟一弓两矢。
    侑以圣云孙,祖武略相似。
    剑外尘再蒙,黄明著年纪。
    今我吊陈迹,行迈亦靡靡,吹动波间皱,正值秋风起。
    安得如渔翁,垂钓江之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