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旅怀》
马嘶九陌年年苦,人语千门日日新。 唯有终南寂无事,寒光不入帝乡尘。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通过对京城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清净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不满。
首句“马嘶九陌年年苦”,描述了京城马嘶声声,年复一年,持续不断,反映出京城生活的繁忙和喧嚣。马是古代京城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其嘶鸣声反映了京城生活的繁忙和热闹。
第二句“人语千门日日新”,则描绘了京城中人们喧闹的交谈声,日日更新,反映了京城生活的繁华和活力。千门万户,人语喧哗,展现了京城生活的繁华和多样性。
接着,“唯有终南寂无事”一句,诗人从繁华的京城生活中跳脱出来,用“唯有”一词表达了对其他生活方式的向往。终南寂无事,即指清净闲适的生活,这是诗人所向往的。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京城喧嚣的生活和终南寂无事的生活,表达了对清净闲适生活的向往。
最后,“寒光不入帝乡尘”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寒光不入,即指清净无尘,不受尘世纷扰。帝乡尘,即京城繁华的尘世生活,与前文的寂无事形成对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清净无尘、不受世俗纷扰的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京城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清净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不满。诗人通过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对比,展现了其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
创作背景
《长安旅怀》是唐代诗人高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在长安的旅途生活密切相关。高蟾可能在长安谋求功名或公务出差,而在此过程中,他感受到了长安这座繁华都市的喧嚣与忙碌,同时也体验到了孤独和思乡之情。
诗中描绘了长安的景象,如马嘶声此起彼伏,千门万户的人们言谈交流,这反映了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繁荣。然而,诗人通过“唯有终南寂无事”一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与长安的繁忙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寒光不入帝乡尘”则展现了诗人希望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和平静的愿望。
综上所述,《长安旅怀》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在长安的旅途生活中,对都市繁华与内心孤独的体验,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相关诗词
-
永夜恹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