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耳高人耻见尧,看渠应不受弓招。 精神徇物那能久,刀砺君看日日销。  | 
| 这是一首含有深刻哲理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位高尚的隐士,表达了对于世俗纷扰和物质追求的鄙弃,以及对于精神独立和人格完整的向往。 首句“洗耳高人耻见尧”,引用了古代隐士许由“洗耳”的典故,表明这位高人的清高自持,甚至对圣贤如尧这样的君主也感到羞耻。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权力、名誉的淡然态度。 次句“看渠应不受弓招”,进一步描绘了高人的超然物外,他不受世俗权力的诱惑,就像不接受弓箭的招唤一样。这里的“弓”象征着世俗的权力或者物质诱惑。 然后,“精神徇物那能久”,诗人在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认为精神如果沉溺于物质追求,是不能持久的。这是对世人盲目追求物质的警醒,也表明了诗人对于精神独立的重视。 最后,“刀砺君看日日销”,这句诗用“刀砺”比喻精神的磨损,就像刀剑日久会磨损一样,精神在物质的消磨中也会逐渐黯淡。这是对精神追求的坚持,也是对保持人格完整的呼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高尚隐士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和物质追求的鄙弃,以及对于精神独立和人格完整的向往,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启发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