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丙申元旦守母制因感而作》

今日椒花颂,无能献老亲。
自怜垂白发,不敢着乌巾。
牢落田园兴,微茫海国春。
话言儿女辈,清苦莫辞贫。
作品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对家庭、生活和自我处境的感慨。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诗人表达了对年华老去的悲叹,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子女的期望。 接下来,我们可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今日椒花颂,无能献老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颂扬亲情,但却感到自己无能为力,无法给予年老的亲人更多的东西。 2. “自怜垂白发,不敢着乌巾。”这里通过“垂白发”这一形象描绘了诗人自己的老年形象,而“不敢着乌巾”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年龄和身份变化的无奈和不安。 3. “牢落田园兴,微茫海国春。”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田园生活的孤寂和海国春天的微茫,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落寞和无奈。 4. “话言儿女辈,清苦莫辞贫。”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子女的嘱咐,希望他们能够忍受清贫,不辞辛苦。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深情款款,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子女的期望。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语言,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词关键字: 老亲 海国 田园
相关诗词
  • 1
    [宋]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2
    [明]
    窜逐辞金地,穷荒到海涯。
    云容飞赤鸟,星尾曳丹蛇。
    弃杖林成久,挥戈日未斜。
    天南并塞北,是处有胡笳。
    ¤
  • 3
    [明]
    旧说雷阳道,今过电白西。
    万山岚气合,一锡瘴烟迷。
    末路随蓬累,残生信马蹄。
    那堪深树里,处处鹧鸪啼。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