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英木槿花,振振蜉蝣羽。 乘彼三秋露,及此六月雨。 容好能几时,生成亦良苦。 十年构阿房,一日化为土。 染须作童颜,于身竟何补。 不如顺天命,保己良多祜。 ¤ |
|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慨人生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木槿花和蜉蝣的描绘,展示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同时借用阿房宫的典故,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间的浮华。 诗歌开头“英英木槿花,振振蜉蝣羽。”描绘了木槿花的美丽和蜉蝣翅膀的振动,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接着“乘彼三秋露,及此六月雨。”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就像木槿花和蜉蝣一样,只存在于一瞬之间。 然后,“容好能几时,生成亦良苦。”诗人发出了对生命的感慨,美好的容颜和生命都是短暂的,生成的过程也充满了艰辛。接着,“十年构阿房,一日化为土。”借用阿房宫的典故,形象地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间的浮华。 最后,“染须作童颜,于身竟何补。不如顺天命,保己良多祜。”诗人表达了一种顺应天命,珍惜眼前的态度,认为过分追求表面的年轻和美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不如顺应天命,保护自己内心的平和和幸福。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比喻,引导读者反思自己的生命态度和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