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林露圃天欲霜,柿红栗紫橘弄黄。 老夫忍馋不忍尝,丁宁笾人莫取将。 朝来栗姬羽化去,逋其木奴三百户。 乌椑士子散如烟,检校不知渠去处。 山僮相傅皂衣郎,字曰季狸氏奇章。 上树千回一霎强,连夜剽掠积乃仓。 并吞又向黎侯国,罗人救黎遂禽获。 白茅面缚来献俘,玄端貂裘瓠肥白。 解骖荐渠登相门,立谈封作糟丘君。 旁招披绵拉通印,日侍尊俎嬉平园。 玉肌生憎粗手削,须防东坡诵冤著。 |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丰收的场景,风林露圃,柿红栗紫,橘弄黄,一派丰富多彩的景象。诗人“老夫”忍不住馋涎欲滴,但又叮嘱笾人不要将果实取走,表现出了他对果实的喜爱和矛盾心理。 接着,诗人运用了浪漫的想象,描述了栗姬羽化而去,留下了三百户的木奴,以及乌椑士子如烟般消散,不知去向,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然后,他描绘了山僮捕捉狸猫的生动场景,以及狸猫被捕获后献俘的情景,形象生动,如在眼前。 最后,诗人用“解骖荐渠登相门,立谈封作糟丘君”来形容狸猫被解救后获得高位,成为糟丘君,表现出他对狸猫命运的关怀和同情。整首诗语言生动,色彩斑斓,充满了想象力和浪漫色彩,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关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