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秋夜读书》

门前客三千,帐下兵十万,人生可意事,随手风雨散。
不如一编书,相伴过昏旦,岂惟洗贫病,亦足捍患难。
老夫垂八十,岩电尚烂烂,孤灯对细字,坚坐常夜半。
吾儿幸能继,书亦未残断,安知不遭时,清庙荐玉瓒。
不然老空山,亦足化里閈。
我死斯言存,观者有追叹。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悲壮的感觉,又蕴含着激昂、坚毅的情感。诗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对生活的理解。 首句“门前客三千,帐下兵十万”描绘了诗人曾经的荣华与权力,但随后以“人生可意事,随手风雨散”表达了人生的起伏和世事的无常。这种对比凸显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短暂性,为整首诗奠定了深沉的基调。 接着,“不如一编书,相伴过昏旦”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沉迷,书成为了他的精神支柱,不仅“洗贫病”,也能“捍患难”。这里,诗人对书的赞美,其实是对知识的崇敬。 “老夫垂八十,岩电尚烂烂”描绘了诗人虽然年近八十,但精神依然旺盛,像岩石中的闪电一样璀璨。这句诗彰显了诗人的坚韧和毅力,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孤灯对细字,坚坐常夜半”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灯下读书的场景,这种孤独而坚韧的形象让人深感敬仰。 “吾儿幸能继,书亦未残断”表达了诗人对子孙继承自己读书传统的期望,也展现了他对知识的传承的重视。 最后的“安知不遭时,清庙荐玉瓒;不然老空山,亦足化里閈”则表现了诗人的豁达,不论身处庙堂之高还是山林之远,他都能以书为伴,找到生活的意义。 整首诗以深沉悲壮的基调,通过描绘诗人的读书生活,展现了知识的力量,以及诗人坚韧、豁达的人生态度。
诗词关键字: 编书 观者 患难
相关诗词
  • 1
    [清]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
    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
    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 2
    [唐]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 3
    [唐]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