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尝闻升三清,真有上中下。 官居乘佩服,一一自相亚。 霄裙或霞粲,侍女忽玉姹。 坐进金碧腴,去驰飙欻驾。 今来上真观,恍若心灵讶。 只恐暂神游,又疑新羽化。 风余撼朱草,云破生瑶榭。 望极觉波平,行虚信烟藉。 闲开飞龟帙,静倚宿凤架。 俗状既能遗,尘冠聊以卸。 人间方大火,此境无朱夏。 松盖荫日车,泉绅垂天罅。 穷幽不知倦,复息芝园舍。 锵佩引凉姿,焚香礼遥夜。 无情走声利,有志依闲暇。 何处好迎僧,希将石楼借。 |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道观环境,以及诗人在此环境中的感受。诗人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道观内外的景象,以及自己在其中的体验,表达了对于清静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诗的开头,诗人通过听说升三清的场景,形容了道观的神圣和庄严。接着,诗人描绘了道观中的服饰、侍女、金碧辉煌的建筑和飙车驰骋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道观的富丽和神秘。 然后,诗人来到上真观,感受到了心灵的惊讶和震撼。他描述了观内的景象,风吹动着红色的草,云雾环绕着瑶台,波浪平静,烟雾弥漫。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静静地打开了龟帙,倚靠着凤架,忘却了人间的俗状,卸下了尘世的冠冕。 接着,诗人描述了人间的炎热和此境的清凉,松树遮蔽着太阳,泉水从天而降。他表达了自己对于幽深清静的环境的不知疲倦,以及在芝园舍中休息的场景。 最后,诗人描绘了自己焚香礼拜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于声利的不屑一顾,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能在这个环境中迎接僧侣,借用石楼来进一步体验这种清静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道观环境的清幽宁静,以及诗人在此环境中的感受和思考。诗人通过对道观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清静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