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夜行》

红藤拄杖扶衰病,村北村南破夜行。
闲绕长堤逐萤火,戏临荒沼问蛙声。
倦游但有笭箵兴,久客真谙笭箵情。
安得故人同一醉,三更城上看河倾。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红藤拄杖扶衰病,村北村南破夜行”开篇,直接点明诗人的身体状态和环境状况。红藤拄杖,是诗人支撑病体、穿越村南村北的辅助工具,衰病之体,一目了然。破夜前行,既交代了时间之晚,又说明了环境的寂静、冷清。这两句看似寻常,却暗含着诗人的独特感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闲绕长堤逐萤火,戏临荒沼问蛙声”这两句,则把读者引向了一个更为广阔、深远的艺术空间。诗人漫步长堤,追逐萤火,独享清光;荒寂的沼泽地中蛙声四起,诗人向蛙声发问,问其来自何处,化虚为实,将蛙声与诗人的问话融为一体。 “倦游但有笭箵兴,久客真谙笭箵情。”这两句是全诗的转折点,从前面的悠闲自在转到后面的孤寂无奈,是诗人情感由兴奋到疲惫的转折点。笭箵笭箵,是编织的小笼子,这里代指用笼子捕捉鱼虾的小船。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乘着小船出游本来可以解乏解困,但是真正成为久客漂泊之人后,才真正懂得这种捕鱼虾的生活之情。 最后两句“安得故人同一醉,三更城上看河倾”,是全诗的高潮,也是诗人情感的爆发点。诗人多么希望好友相伴,同饮一醉,好消除这夜游的孤寂和疲惫。然而,三更之城、倾城之河又平添了诗人无限的愁思。“城上”二字点明时间,“河倾”二字点明地点,“城下之水日夜东”表达了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 这首诗语言平实而韵味深远,情感表达丰富曲折:既表达了诗人身体衰弱、夜游不便的苦闷之情;又抒发了诗人夜游清静、悠闲自在的愉悦之情;还感叹了诗人漂泊在外、清愁难遣的孤寂无奈之情。同时,在诗的最后两句中,诗人又迸发出了对故人相伴、共赏美景的企盼之情。整首诗语言平实质朴,但意境深远新奇,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法。
诗词关键字: 红藤 拄杖 蛙声
相关诗词
  • 1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2
    [现代]
    泰山积雪,沂水坚冰。
    冲破黑夜,奋迅行军。
    杀敌气壮,万众同心。
    擒贼擒王,共祝新春。
  • 3
    [元]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
    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
    不恁渔樵无话说。
    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
    鼎足三分半腰折,魏耶?
    晋耶?
    〈落梅风〉天教富,莫太奢。
    无多时好天良夜。
    看钱奴硬将心似铁,空辜负锦堂风月。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
    晓来清镜添白发,上床与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