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乱后却至近甸有感(乙卯年作)》

狂童容易犯金门,比屋齐人作旅魂。
夜户不扃生茂草,春渠自溢浸荒园。
关中忽见屯边卒,塞外翻闻有汉村。
堪恨无情清渭水,渺茫依旧绕秦原。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一个狂妄少年的行为对周围环境和社会的破坏,以及这种破坏所带来的后果。 首句“狂童容易犯金门,比屋齐人作旅魂。”描绘了一个狂妄少年的形象,他轻易地就闯入了权力的大门,这种行为无疑是对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而“比屋齐人作旅魂”则象征着他的行为给普通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恐惧,仿佛他们都被逼得无家可归,灵魂无处安放。 “夜户不扃生茂草,春渠自溢浸荒园。”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破坏性行为的影响。夜晚,无人看守的门户长满了杂草,象征着社会秩序的混乱和无人问津。而“春渠自溢浸荒园”,则形象地描绘了自然资源的滥用,春水肆意流淌,淹没了荒废的园子,进一步强调了少年的行为对环境的破坏。 “关中忽见屯边卒,塞外翻闻有汉村。”这两句描绘了社会反应的变化。原本平静的关中地区,突然出现了士兵,而边塞之外,竟然也听到了有关汉村的消息,这表明社会对少年的行为的关注已经扩大到了更大的范围。 最后,“堪恨无情清渭水,渺茫依旧绕秦原。”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主题的再次强调。渭水无情地绕着秦原流淌,这似乎是在表达作者对无情的时间和流水对世间一切事物都无法挽留的无奈和悲哀。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个狂妄少年的行为的谴责,就像渭水一样无法阻挡,最终只会留下满地的遗憾和悲哀。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狂妄少年的行为对社会和环境的巨大破坏,以及这种破坏所带来的后果。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社会反应的描绘,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谴责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上一首
《笛》
下一首
《蔬食》
诗词关键字: 有汉 无情
相关诗词
  • 1
    [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2
    [近代]
    浩渺水东流,客心空太息。
    ④神州悲板荡,丧乱安所极?
    ⑤八表正同昏,一夫终窃国。
    ⑥黯黯五彩旗,自兹少颜色。
    ⑦逆贼稽征讨,⑧机势今已熟。
    义声起云南,鼓鼙动河北。
    ⑨绝域逢知交,慷慨道胸臆。
    中宵出江户,⑩明月临幽黑。
    鹏鸟将图南,扶摇始张翼。
    ⑾一翔直冲天,彼何畏荆棘?
    相期吾少年,匡时宜努力。
    男儿尚雄飞,机失不可得。
  • 3
    [宋]
    乙卯之春凤诏颁,二孙指拟上春宫。
    兰宫绾却蓝袍了,犹恨麻衣泪未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