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枯貌自同霜里木,馀生唯指佛前灯。 少时写得坐禅影,今见问人何处僧。 自有家山供衲线,不离溪曲取庵茅。 旧曾闻说林中鸟,定后长来顶上巢。 |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而深刻的文字描绘了人生的沧桑和智慧。 首句“枯貌自同霜里木”,诗人以霜中红叶比喻人生的枯槁,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人生在时间流逝中的衰老和凋零。第二句“馀生唯指佛前灯”则进一步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只有佛前的灯,无论风雨如何,始终不灭,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希望。 “少时写得坐禅影,今见问人何处僧”,诗人用坐禅影来象征禅的智慧和内心的平静,而今见问人何处僧,则表达了对禅的追求和向往。 “自有家山供衲线,不离溪曲取庵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家山、溪曲、庵茅,这些都是自然之景,诗人从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 最后一句“旧曾闻说林中鸟,定后长来顶上巢”,诗人用林中鸟来象征禅定后的生活,表达了对禅定的向往和对生命的重新认识。 整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文字,表达了人生的沧桑、智慧、追求和热爱,是一首非常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