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自九里平水至云门陶山历龙瑞禹祠而归凡四日》

我来恰值暮春初,昼漏微长小雨余。
苔蚀秦碑亡旧刻,龙归禹穴护遗书。
燕巢已垒泥犹湿,花片虽残叶尚疏。
到处不妨俱可乐,诗人为底爱吾庐?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暮春时节的即景抒怀之作,全诗通过对暮春时节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联“我来恰值暮春初,昼漏微长小雨余”,直接点明诗人是在暮春初时节,小雨已经停了,时间也到了傍晚。诗人此时恰逢隐居之时,对景抒怀,表达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之情。 颔联“苔蚀秦碑亡旧刻,龙归禹穴护遗书”,运用典故来表达对隐居生活的赞美。这里提到“苔蚀秦碑”,暗喻岁月流逝,历史遗迹逐渐被遗忘;而“龙归禹穴”则表示保护了文化遗产。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来表达他对隐居生活能够保护文化遗产的赞美之情。 颈联“燕巢已垒泥犹湿,花片虽残叶尚疏”,继续描写暮春时节的景色。燕子筑巢、花叶凋零,这些都是自然规律,但诗人却从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他赞美这种简单而美好的生活,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尾联“到处不妨俱可乐,诗人为底爱吾庐”,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他认为,无论在哪里,只要有生活的地方就可以快乐地生活,诗人之所以喜欢隐居生活,是因为它能够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暮春时节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同时,诗人也通过典故和对比等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内涵和韵味。
诗词关键字: 遗书 小雨 诗人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稽亭故人去。
    九里新人还。
    送一便迎两。
    无有暂时闲。
  • 2
    [宋]
    九里山前千里路。
    流水无情,只送行人去。
    路转河回寒日暮。
    连峰不许重回顾。
    水解随人花却住。
    衾冷香销,但有残妆污。
    泪入长江空几许。
    双洪一抹无寻处。
  • 3
    [南北朝]
    轩帆遡遥路。
    薄送瞰遐江。
    舟车理殊缅。
    密友将远从。
    九里乐同润。
    二华念分峯。
    集欢岂今发。
    离叹自古钟。
    促生靡缓期。
    迅景无迟踪。
    缁发迫多素。
    憔悴谢华{艹/丰}。
    婉娩寡留晷。
    窈窕闭淹龙。
    如何阻行止。
    愤愠结心胸。
    既微达者度。
    欢戚谁能封。
    愿子保淑慎。
    良讯代徽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