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洛阳牡丹》

古来多贵色,殁去定何归。
清魄不应散,艳花还所依。
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
朱紫亦皆附,可言人世稀。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生死、色衰和名节的主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美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名节高尚的赞美。 首句“古来多贵色,殁去定何归”表达了自古以来人们就重视美色,但生命逝去之后,人们将去哪里呢?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清魄不应散,艳花还所依”表达了作者对清白之魂不应消散,美丽之花应该有所依托的看法。这里用“清魄”来比喻人的高尚品质,用“艳花”来比喻美貌的女子。 接下来的四句“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朱紫亦皆附,可言人世稀”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阐述,分别以金谷园中的妓女和洛川的神话人物来比喻美色和名节高尚的人,表达了人世间的美好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而能够同时拥有这两种品质的人更是稀有。 整首诗通过对生死、色衰和名节的探讨,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美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名节高尚的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应该珍惜生命中的美好时光,追求高尚的品质和名节,不要让生命和美丽变得毫无意义。
诗词关键字: 人世 可言
相关诗词
  • 1
    [宋]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我昔所记数十种,於今十年半忘之。
    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
    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
    洛人惊夸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赀。
    比新较旧难优劣,争先擅价各一时。
    当时绝品可数者,魏红窈窕姚黄妃。
    寿安细叶开尚少,朱砂玉版人未知。
    传闻千叶昔未有,只从左紫名初驱。
    四十年间花百变,最花最好潜溪绯。
    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
    当时所见已云绝,岂有更好此可疑。
    古称天下无正色,但恐世好随时移
  • 2
    [宋]
    名花多种欲纷敷,一夕霜风非所虞。
    节物偶然何足道,人情遗恨不能无。
    飘摇健笔诗千首,惆怅东风酒百壶。
    纵使前春满朱槛,使车那复滞西都。
  • 3
    [宋]
    洛阳牡丹名品多,自谓天下无能过。
    及来江南花亦好,绛紫浅红如舞娥。
    竹阴水照增颜色,春服帖妥裁轻罗。
    时结游朋去寻玩,香吹酒面生红波。
    粉英不忿付狂蝶,白发强插成悲歌。
    明年更开余已去,风雨吹残可奈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