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
人闲宜岁晚,道者访幽期。 独与寒山别,行当暮雪时。 --皇甫曾柏台辞汉主,竹寺寄潜师。 荷策知君待,开门笑我迟。 --皎然暮阶县雨足,寒吹绕松枝,理辩尘心妄,经分梵字疑。 --郑说久承黄纸诏,曾赋碧云诗。 然诺惊相许,风流话所思。 --崔子向筌忘心己默,磬发夜何其。 愿结求羊侣,名山从所之。 --皇甫曾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由多首诗组成,每首诗都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意境。下面是对每首诗的赏析:
1. “人闲宜岁晚,道者访幽期。独与寒山别,行当暮雪时。”——皇甫曾《寄禅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晚独处的寂静感受,以及与禅师相约幽居的期待。通过描绘独自与寒山别离,即将在暮雪时与禅师相会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仰和对幽居生活的向往。
2. “柏台辞汉主,竹寺寄潜师。荷策知君待,开门笑我迟。”——皎然《赠潜溪隐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潜溪隐者的敬仰和感激之情。通过描述诗人拜访潜溪隐者时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的向往和对隐者的感激之情。
3. “暮阶县雨足,寒吹绕松枝。理辩尘心妄,经分梵字疑。”——郑说《题玉芝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暮色中雨后台阶和松树的感受,通过描绘雨足、寒风吹拂和松枝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尘世烦恼的淡然态度。
4. “久承黄纸诏,曾赋碧云诗。然诺惊相许,风流话所思。”——崔子向《答皇甫曾冬夜寓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皇甫曾的敬仰和感激之情,通过描述曾经受诏赋诗的往事,表达了诗人对皇甫曾的才华和过去的友情。最后,诗人表示对过去的承诺感到惊喜和怀念。
总的来说,这些诗都表达了作者对不同场景和人物的感受和情感,通过不同的描绘和表达方式,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思考和追求。其中有些是对自然的赞美,有些是对幽居生活的向往,有些是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和感激。这些诗都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创作背景
《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是唐朝诗人皇甫曾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建元寺与崔秀才、郑奉礼等人的聚会,他们一起欣赏寺庙的景色,谈论佛法,进行了联句的创作活动。
唐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创作非常流行,而联句是当时一种流行的诗歌创作形式,一般由多人共同参与,每人接续前人的诗句进行创作。
因此,可以推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一个晴朗的日子,皇甫曾与崔秀才、郑奉礼等人在建元寺相聚,他们被寺庙的景色所吸引,谈论佛法,兴致所至,便进行了联句创作。他们将各自的感受、景致、情感等通过诗句表达出来,形成了这首联句诗。
相关诗词
-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
--陆士修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
--张荐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
--李崿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
--崔万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
--颜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
--皎然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
--陆士修
-
李公登饮处,因石为洼尊。
--颜真卿人事岁年改,岘山今古存。
--刘全白榛芜掩前迹,苔藓余旧痕。
--裴循叔子尚遗德,山公此回轩。
--张荐维舟陪高兴,感昔情弥敦。
--吴筠蔼蔼贤哲事,依依离别言。
--强蒙岖嶔横道周,迢递连山根。
--范缙余烈暧林野,众芳揖兰荪。
--王纯德晖映岩足,胜赏延高原。
--魏理远水明匹练,因晴见吴门。
--王修甫陪游追盛美,揆德欣讨论。
--颜岘器有成形用,功资造化元。
--左辅元流霞方泔淡,别鹤遽翩翻
-
顷持宪简推高步,独占诗流横素波。
--颜真卿不是中情深惠好,谁能千里远经过。
--颜真卿诗书宛似陪康乐,少长还同宴永和。
--皇甫曾夜酌此时看碾玉,晨趋几日重鸣珂。
--皇甫曾万井更深空寂寞,千方雾起隐嵯峨。
--李崿荧荧远火分渔浦,历历寒枝露鸟窠。
--李崿汉朝旧学君公隐,鲁国今从弟子科。
--陆羽只自倾心惭煦濡,何曾将口恨蹉跎。
--陆羽独赏谢吟山照耀,共知殷叹树婆娑。
--皎然华毂苦嫌云路隔,衲衣长向雪峰何。
--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