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再平南扰》

乾坤重辟八荒春,何事中间有末臣。
南粤一隅先汉地,阳樊数世有周民。
山川惯识旌旗影,道路长愁士马尘。
闻说讨平归奏凯,剩俘女子载珠珍。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的诗,通过对汉代南粤地区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物命运的感慨。 首联“乾坤重辟八荒春,何事中间有末臣。”中,“乾坤重辟”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表达了在历史的进程中,新的时代来临,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然而,在这种大环境中,中间为何会有末臣呢?末臣在这里指的是南粤地区的小国君王,他们虽然曾经是汉朝的一部分,但随着历史的变迁,他们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征服。这里暗含着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颔联“南粤一隅先汉地,阳樊数世有周民。”描绘了南粤地区的历史地理环境,这里曾经是汉朝的一部分,也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阳樊两地的人民在周朝的历史中也有自己的地位和贡献。这一联通过对南粤地区历史地理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多元性的认识和对地域文化的尊重。 颈联“山川惯识旌旗影,道路长愁士马尘。”描绘了南粤地区人民对汉朝军队的熟悉和无奈。山川见证了汉朝军队的足迹,道路则是他们行军的道路,这一切都充满了历史的痕迹。然而,这些士兵和马匹的足迹也带来了战争的硝烟和尘土,给南粤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愁苦和无奈。这一联通过对南粤地区人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和和平的反思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切。 尾联“闻说讨平归奏凯,剩俘女子载珠珍。”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的情况。听说汉朝平定了南粤地区,胜利归来,而那些被俘的女子则带着珠宝珍品回归故土。这一联通过对战争结束后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生命的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南粤地区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物命运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和和平的反思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切。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值得一读。
创作背景
《再平南扰》是宋朝诗人彭秋宇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当时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环境。在宋朝时期,中国南方经常受到外来侵扰,特别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这些侵扰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破坏。彭秋宇的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遭受侵略、人民受苦受难的悲痛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诗词关键字: 奏凯 旌旗 事中
相关诗词
  • 1
    [明]
    生平南与北,心事转蹉跎。
    故国海西岸,孤舟天一涯。
    梅窗春色早,板屋雨声多。
    独坐消长日,那堪苦忆家。
    ¤
  • 2
    [宋]
    缝掖无由挂铁衣,剑花生涩马空肥。
    灯前划就平南策,一夜江神涕泣归。
  • 3
    [宋]
    翠华南度几千余,始见中原与闰俱。
    千载一时周历数,两河百郡汉舆图。
    平南上策归诸葛,伐北奇功属寄奴。
    安得忠良负雄略,一清关洛到江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