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道傍馆》

道傍谁氏馆,我坐开樽。
翁妪出迎客,儿童为扫门。
好花生竹所,流水浸云根。
傥遂卜隣约,为农老此村。
作品赏析
这首诗《道傍谁氏馆,□我坐开樽》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翁妪、儿童、花草和流水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谐和自然之美。 首句“道傍谁氏馆,□我坐开樽”直接点明诗人偶然路过一家乡村馆子,于是坐下开樽,开始了这段美好的乡村之旅。这里的“道傍”暗示了这是一个在路边的小馆,为过往行人提供了休息的地方。“坐开樽”则描绘出诗人悠然自得、享受自然的形象。 “翁妪出迎客,儿童为扫门”两句描绘出乡村的淳朴人情,翁妪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儿童对客人的恭敬,都表现出乡村生活的和谐与美好。 “好花生竹所,流水浸云根”两句描绘了乡村的自然景色,花丛竹林、流水云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其中,“好花”暗示了乡村的花卉丰富,“流水浸云根”则描绘了乡村的清新自然。 最后,“傥遂卜隣约,为农老此村”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他愿意与乡村生活结缘,老于此村,过着宁静、和谐、自然的乡村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诗中的人物、风土、景色等元素都表现出了乡村的宁静、和谐和自然之美,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诗词关键字: 出迎 流水 儿童
相关诗词
  • 1
    [唐]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
  • 2
    [唐]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 3
    [唐]
    牧马古道傍,道傍多古墓。
    萧条愁杀人,蝉鸣白杨树。
    回头望京邑,合沓生尘雾。
    富贵安可常,归来保贞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