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暝》

杳杳锺初发,昏昏户闭时。
巢禽投树尽,疲马入城迟。
醉唱眠茅屋,晓光透槿篱。
荷锄休带月,亭长竖毛眉。
作品赏析
这首诗《杳杳锺初发,昏昏户闭时》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鸟、马、人等自然和人文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朴素。 首先,“杳杳锺初发,昏昏户闭时”描绘了乡村的清晨,钟声初响,天色昏暗,人们还在沉睡,门户紧闭。这种描绘为整首诗定下了宁静的基调。 “巢禽投树尽,疲马入城迟”是对鸟和马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乡村生活的自然气息。鸟儿归巢,马儿进入村庄,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和谐。 “醉唱眠茅屋,晓光透槿篱”描绘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他们可能是在饮酒后入睡,直到清晨阳光穿透篱笆。这种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悠闲和宁静。 “荷锄休带月,亭长竖毛眉。”这两句诗描绘了农民的劳动场景,他们扛着锄头,在月光下劳作,亭长可能是在监督他们的工作。这里的描绘增添了乡村生活的真实感和紧张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朴素。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通过细节的描绘和情感的传达,让读者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魅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勤劳品质的赞美。
诗词关键字: 亭长 茅屋
相关诗词
  • 1
    [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 2
    [唐]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连短亭。
  • 3
    [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