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嵇康任天姓,傲散喜端居。 自云安卑者,窃比老庄欤。 一月十五日,头面忘洗梳。 危坐恣搔虱,於时懒作书。 一曲情自寄,一杯欢有余。 尚子志所慕,阮生甘不如。 黄精可养寿,广泽宜睹鱼。 不堪行作吏,章服裹猿狙。 |
| 这首诗是通过对嵇康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崇敬之情。嵇康是三国时期魏末诗人,思想家,音乐家,他崇尚自然,爱好音乐和养生之道。诗中描绘了嵇康的特立独行,不拘小节,喜欢独自端坐,不理世事,以及他对老庄思想的崇尚。 首句“嵇康任天姓,傲散喜端居。”就描绘出嵇康的自由散漫性格,他随性自然,不拘小节,喜欢安静的生活。 “一月十五日,头面忘洗梳。”这句描绘了嵇康的日常生活习惯,他可能经常忘记洗梳,这正符合他散漫的性格。 “一曲情自寄,一杯欢有余。”表达出他内心的情感世界,他能够表达真实的情感,享受生活的欢乐。 “黄精可养寿,广泽宜睹鱼。”这两句描绘出他的养生之道,他可能对黄精这样的草药非常感兴趣,并且他喜欢在广阔的湖泽中观赏鱼儿游动,这也体现出他的自然和恬淡。 然而,“不堪行作吏,章服裹猿狙。”这句表达出诗人对嵇康不能做官为吏的遗憾,因为这可能会使他失去自由。这里也暗喻了诗人对权势和名利的淡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嵇康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恬淡、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权势和名利的淡泊。诗人的崇敬之情也通过这种描绘表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