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戒杀》

物生天地间,同此一太虚,林林各自植,但坐形骸拘。
日夜相残杀,曾不置斯须,皮毛备裘褐,膏血资甘腴。
鸡鹜羊彘辈,尚食稗与刍。
飞潜何预汝,祸乃及禽鱼。
豺虎之害人,亦为饥所驱。
汝顾不自省,何暇议彼欤?
又于人类中,各私六尺躯,方其忿怒时,流血视若无。
我欲反其源,默观受气初,梃刃之所加,惨若在我肤。
朝饭一釜豆,暮饭一杯蔬,扪腹茆檐下,陶然欢有余。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物为视角,通过描述物在天地间的生长过程,以及它们在生存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 首段描绘了万物在天地间生长的场景,以及它们在生存中所面临的束缚和困境。诗人用“林林各自植,但坐形骸拘”来形容万物在生存中所受到的束缚,表达了生命的自由和束缚之间的矛盾。接着,诗人用“日夜相残杀”来形容万物在生存中所面临的困境,表达了生命的竞争和冲突。 第二段则进一步深入到生命的本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用“皮毛备裘褐,膏血资甘腴”来形容生命的珍贵和脆弱,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接着,诗人用“鸡鹜羊彘辈,尚食稗与刍;飞潜何预汝,祸乃及禽鱼”来表达了对生命的平等和尊重,认为生命之间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 第三段则将视角转向人类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人类社会的思考。诗人用“豺虎之害人,亦为饥所驱;汝顾不自省,何暇议彼欤?”来表达了对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思考,认为人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源于生存的困境。接着,诗人用“又于人类中,各私六尺躯”来表达了对人类个体生命的尊重和关注,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最后一段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救赎。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诗人通过“朝饭一釜豆,暮饭一杯蔬,扪腹茆檐下,陶然欢有余”来表达了自己对简单、朴素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整首诗以物为视角,通过描述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存困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人在诗中表现出对生命的敬畏、平等和尊重,以及对简单、朴素生活的热爱和满足。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考价值,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下一首
《种桑》
诗词关键字: 膏血 形骸 受气
相关诗词
  • 1
    [明]
    三日不饮酒,无异蜗亡汁。
    一日不食肉,有似鱼离湿。
    放箸倏已空,一饱竟何得。
    口腹我所缓,性命彼甚急。
    浑沌笑蚶鏚,暗弱欺鸡鸭。
    血色蚀刀碪,腥烟蒸帷幂。
    不思味报至,铁网火洞赤。
    一念忏积愆,黑业立化白。
    譬如遇赦囚,钳铗换冠帻。
    戒力殒虚空,魔王尽哭泣。
    世典不戒杀,竺书缝其缺。
    采毛可荐神,烹葵堪邀客。
    断杀从此始,无令冤垢集。
  • 2
    [明]
    饮酒不尽樽,啜肉不尽汁。
    同生天地间,念此相呴湿。
    每见肉食人,豆藿亦甘得。
    臡牛挂脯林,无乃非其急。
    窗前能谈鸡,栏傍自名鸭。
    性命嗟有制,俄尔膏鼎幂。
    五虫毛领殊,共兹一腔赤。
    蜣<虫良>纵高飞,曷思蠕中白。
    强力相噬吞,何异虎而帻。
    抚己胡功能,忍彼釜底泣。
    吾欲食称事,稍补百行缺。
    乞汝耕馌余,施我不速客。
    愿同雀鹆驯,欣然掌中集。
  • 3
    [明]
    人饥慕粱肉,肉厌思茗汁。
    径寸神明仓,蛲蛔争暖湿。
    珍味纵可穷,饥饱要自得。
    于我实腐余,于彼捐所急。
    曲曲方塘边,扰扰牧鸡鸭。
    时哉谨栖止,柳花作茵幂。
    怜汝巢卵倾,忍使羽毛赤。
    每来待曲宴,倒瓮浮大白。
    渐为腰缓带,或遣头穿帻。
    釜熟薪且劳,瓶饱汤已泣。
    少损郇公厨,鼎笾未为缺。
    淡然天人粮,请以羞主客。
    一枕茶寮清,时时共来集。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