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廷胄子肄声律,汉室小侯齿辟雍。 银汉支流原博大,壁门追琢要从容。 师儒落落渺千载,针齐时时还一逢。 明日邓林厅斧入,可能洞底拔长松。 |
|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学习儒学的学生,他像古代的诸侯一样,在学习上孜孜不倦,对儒学有着深厚的热爱和追求。 首句“虞廷胄子肄声律,汉室小侯齿辟雍”中,诗人将这位学生比作虞廷的后裔,他们在学习声律,也就是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同时,他也像汉朝的小侯一样,在辟雍中学习儒家经典,这是对这位学生勤奋好学的赞美。 “银汉支流原博大,壁门追琢要从容”这两句中,诗人用“银汉支流”比喻儒学的大海,而这位学生正在深入学习其中的一小部分,表达了儒学博大精深的特点。同时,“追琢”表达了这位学生深入钻研的决心和态度,“从容”则表达了他不急不躁、稳重求学的精神。 “师儒落落渺千载,针齐时时还一逢”这两句中,诗人用“师儒”比喻古代的儒学大师,他们的影响深远,但这位学生仍然能够从中受益。同时,“针齐”表达了这位学生谦虚好学、善于向他人学习的精神。 最后,“明日邓林厅斧入,可能洞底拔长松”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学生未来的期待。他像是在邓林中的伐木工人一样,准备深入挖掘,寻找那颗能够长久的松树。这里暗示着这位学生未来在儒学研究上的成就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赞美了这位学生的勤奋好学和谦虚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学生的期待和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