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追忆征西幕中旧事》

关辅遗民意可伤,蜡封三寸绢书黄。
亦知虏法如秦酷,列圣恩深不忍忘。
作品赏析
这首诗《关辅遗民意可伤,蜡封三寸绢书黄。亦知虏法如秦酷,列圣恩深不忍忘》是一首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刻反思的诗。它通过对关中地区遗留下来的人民的悲惨境况的描述,以及对于古代法度与恩泽并存的复杂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关辅遗民意可伤”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关注点,即关中地区遗留下来的人民的生活状况。这句诗通过描绘他们的悲惨境况,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深同情。 “蜡封三寸绢书黄”一句描绘了遗民们的生活状态,他们用蜡封的绢书传递信息,这暗示了他们可能处于一种相对封闭和困难的环境中,无法与外界及时沟通。而“绢书黄”则可能象征着他们的生活虽然艰难,但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亦知虏法如秦酷”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法度的认识和理解。这里的“虏法”可能指的是古代的统治者制定的法律,而“如秦酷”则暗示这些法律可能非常严苛,甚至超过了秦朝的法律。 然而,“列圣恩深不忍忘”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复杂情感。他既认识到古代的统治者对人民有深厚的恩泽,又无法忘记那些严苛的法律。这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矛盾情感,也表达了他对于社会公正和人道主义的深深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关中地区遗留下来的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对于古代法度和恩泽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们,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它的影响仍然存在,我们需要反思历史,从中吸取教训,为未来的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上一首
《缘识》
诗词关键字: 封三 民意 不忍
相关诗词
  • 1
    [宋]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 2
    [唐]
    一日清欢何往,十年旧事重拈。
    细风斜日到江南。
    春满平湖潋滟。
    黄简手题龙篆,绿舆前控鸾骖。
    玉清真軿署仙衔。
    列职灵台书监。
  • 3
    [现代]
    桐飞一叶海天秋,戎马江关客自愁。
    五载干戈初定局,几人旗鼓又争侯。
    须知国破家何在,岂有舟沉橹独浮。
    旧事崖山殷鉴在,诸公努力救神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