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缘识》

伏藏终不见,巧拙是兼非。
至道光怀古,周通隐圣机。
清天何物性,浊地故相依。
修炼真堪惜,疏慵有顺违。
作品赏析
这首诗《伏藏终不见,巧拙是兼非。至道光怀古,周通隐圣机。清天何物性,浊地故相依。修炼真堪惜,疏慵有顺违》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通过描绘自然和人生,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思想和人生的理解。 首先,“伏藏终不见,巧拙是兼非”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中隐藏和显现的理解。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隐藏的,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探索,而巧拙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这种思想与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相吻合,强调了自然和平衡的重要性。 “至道光怀古,周通隐圣机”表达了作者对道的理解,认为道是包容万物的,它能够理解过去和未来,同时也能够理解所有的人和事物。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的理念,强调了道的普遍性和无限性。 “清天何物性,浊地故相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理解,认为天地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性,而天地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最后,“修炼真堪惜,疏慵有顺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认为修炼是一种宝贵的人生经验,但因为自己的疏懒和顺应天命而无法继续修炼。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顺其自然”的理念,强调了人生的自由和自主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思想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和遗憾。虽然无法继续修炼,但作者仍然珍惜这种经历,并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诗词关键字: 怀古 相依 不见
相关诗词
  • 1
    [宋]
    从来非不求知己,方觉俗情似流水。
    消息毫端总是空,奇哉道味深无比。
  • 2
    [宋]
    蔟蔟排弦声流美,因风独弄无宫徵。
    闲庭引思道情中,五音不入行人耳。
    仰望云霄听未足,何期到了不成曲。
    秋蝉夜噪素琴鸣,边城角罢春水渌。
    高悬韵响声来去,堂深兴寐无相阻。
    不类乐中得此名,圆月明时何自苦。
    凄清激切繁空影,日夜如流后天永。
    无穷之外更无穷,依傍群弦方始品。
  • 3
    [宋]
    达道真人见者稀,岂教容易等闲知。
    阴阳造化无非实,天地元精动合宜。
    功行三千须及物,还丹九转上升时。
    忙中岁月忙中遣,我本愚来性不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