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得常娥枝,妇得黄姑女。 直归东海头,翁妪笑相语。 何当却之官,古县入平楚。 莫嫌簿书繁,百事由区处。 |
| 这首诗《桂得常娥枝,妇得黄姑女》以其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乐于为民服务的思想。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诗的题目中提到的“桂”、“常娥”、“妇”、“黄姑女”等意象,都与月亮和嫦娥的传说有关,暗示了诗的主题可能与月亮、嫦娥等神话故事有关。同时,“桂得常娥枝”也暗示了诗的主题可能与桂树的生长和用途有关。 诗的前两句“桂得常娥枝,妇得黄姑女”,描绘了一幅桂树生长在月亮上的景象,而妇人则得到了黄姑女(传说中的一位仙女)的帮助。这样的描绘,既表现了诗人对月亮和神话传说的向往和想象,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直归东海头,翁妪笑相语”,描绘了桂树生长在东海之滨的景象,以及老翁老妇看到此景后的欢笑。这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民间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接下来的四句“何当却之官,古县入平楚。莫嫌簿书繁,百事由区处。”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民间生活的热爱。诗人表示自己愿意辞官而去,回到宁静的乡村生活。同时,他也表示自己不会嫌弃簿书繁杂,而是愿意为百姓解决各种问题。这样的表达,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乐于为民服务的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乐于为民服务的思想。诗中描绘的桂树、月亮、东海、翁妪等意象,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也表现了诗人对民间生活的关注和热爱。同时,诗中表达的淡泊名利、乐于为民服务的思想,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