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回思见子,疲马不及换。 入门呼僮仆,鸡犬屡鸣嚾。 中厨尚青烟,知未毕晨爨。 曾不留我餐,忍馁固已惯。 一接道德言,尘坌洗鄽閈。 复出新录书,令人再三叹。 史汉抉精深,文字光粲粲。 虽然饥肠鸣,耽读忽忘肝。 乃惭素所学,掇拾得浅懦。 穷年诵读人,呷呷类鹅鹳。 较量功实倍,要捷未能半。 麤行与细注,健笔凌东观。 天马万里行,筋骨在蹄腕。 不知始何时,方册已盈案。 譬如涉大海,只见波漫漫。 嗟哉勤且敏,固合处文翰。 |
|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读书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描绘了作者在读书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和思想感悟。 首段中,作者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对回到家的喜悦,以及对家中的鸡犬鸣叫、炊烟未熄的情景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温馨、亲切的氛围。接着,作者提到家中尚未准备早餐,表达了饥饿的感觉,但同时也表现出对读书的渴望和坚持。 接下来,作者开始谈论道德和历史书籍的阅读,从中得到了洗礼和启示,对史汉的精深之处感到钦佩,对文字的光彩粲然感到欣喜。然而,尽管感到饥饿,作者仍然沉迷于阅读,甚至忘记了自己的饥饿感。作者开始反思自己的学识,发现自己的学识浅薄,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 最后,作者感叹自己年复一年地读书,像鹅鹳一样不停地咀嚼书中的内容,虽然收获颇丰,但也感到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作者也意识到自己的粗心和不仔细,对于书籍中的细节和注释不够关注。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生活的热爱和坚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学识不足的反思和自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勤奋、敏锐、谦虚、认真的读书人的形象。 |